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讲话稿中的语言要求VIP免费

讲话稿中的语言要求

讲话稿中的语言要求

语言是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和基础。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时候,必须既要合乎书面规范,也要注意口头表达,同时要兼顾领导说话的特点,方便领导去讲。最终能让听众一听就懂,既能够听出大纲,也能够听到重点,同时能够记住讲话中的亮点。所以说,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特点,是写好讲话稿的基础,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石。

语言文字特点有哪些?应该如何运用?讲话稿中的语言既可以写的平时客观,也可以“活学活用”,比如成语、俗语、特定用语,很多人给领导写讲话稿讲究四平八稳,殊不知为了说理描述、表情感情的需要,可采用某些特殊的用法。

主任,之前写材料不是想出点新意嘛,我学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但是还是运用得不好,现在有几个问题还想请教您一下。”

可以啊,什么问题你说吧。”

成语我用了不少,但还是有些生硬,对于材料中的成语如何活用啊?”

成语,因为其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而且辨识度比较强,同时也能够增加文采,用一些成语以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所以很多材料里都会有运用,成语的实用价值尤为显著,好处不必说了,我就给你说说具体怎么用吧。”

一是在结构上活用能更好的表达意思。成语一般都四个字,如果在材料里直接引用会显得有些突兀,比如“务实行动,需要知行合一”则有些生硬,不如说“认识务实还不够,知行更要合一”更切合实际。或者是调换顺序,“我们很多干部政绩平平,朽木不可雕也”有些书生气,就不如说“干部不能成为不可雕的朽木,而更是一块待磨的璞玉。”诸如此类。“始终保持自己纯洁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品质,而不蹈历代革命者在成功时的覆辙。”此例也是成语“重蹈覆辙”的活用。

二是在角度上变换能更好的表现主旨。成语虽然具有完整的意义,但是大多都需要具体的阐释。但我们在使用的同时,反倒可以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使成语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比如“有些干部认为这些话题老生常谈,心里不重视,认识不深刻。”就可以用作“老生常谈不是形式主义,也可以常谈常新。”既可以说是说话人,也可以侧重听话人。再比如,“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既可以取对牛着,也可以用作弹琴对象,侧重点不同,在语义中的意思也是大相径庭。

三是在对比上仿用能表现出不一样的“味道”。很多人用成语就是生搬硬塞,殊不知成语不可换,但是可以仿用。比如“百花齐放”形容各显所长,但是“一花独放”正好用来批评权力或者思想不活等等。“望洋兴叹”比喻力量不够而无可奈何,可以用到具体工作,“望眼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讲话稿中的语言要求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