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得粗心“真面目” 方得计算好习惯——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VIP免费

提纲:

一、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二、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三、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四、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一)慢慢读题

  (二)演算工整

  (三)回头检查

  (四)深挖根源

  (五)专心做题

识得粗心“真面目” 方得计算好习惯——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

学生平时做数学计算时总是错误百出,问及原因,得到的答案往往就是“我太粗心了”。简单一句话,避重就轻,不仅掩盖了导致错误的真正原因,还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反而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才是导致学生错题的幕后“真凶”。

一、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实践表明,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接触的都是新知识,他们更需要多加练习增加熟练程度,从而减少错误率,当然,也并不提倡题海战术。

二、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学生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例如:在学习运用运算定律简算时,很多学生就分不清楚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在计算25×125×16时,往往把算式变形成:25×8+8×125=25×8+8×125。尽管错得很离谱,但是很多人都不自知,无论如何检查都找不到错误。

三、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四、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就如同我们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一定关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识得粗心“真面目” 方得计算好习惯——教学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