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2024年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建设调研成果分享会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统一思想

  (一)深刻把握“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本质内涵

1.范围大

2.责任大

3.平台大

  (二)深刻理解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价值意义

1.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的必然要求

2.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提升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3.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凝聚思想共识的现实需要

4.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集聚党建合力的重要举措

5.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夯实基层基础的强力保障

二、正视问题

  (一)思想观念与全面从严的党建形势不适应

  (二)机制运行与系统贯通的党建要求不适应

  (三)履职尽责与有效覆盖的党建责任不适应

  (四)考核评价与双融互促的党建导向不适应

  (五)队伍建设与专业融合的党建素质不适应

三、强化担当

  (一)把准“大党建”工作格局构建的原则

1.坚持一体领导

2.坚持价值创造

3.坚持系统思维

4.坚持双融互促

  (二)明确“大党建”工作格局构建的目标

1.政治引领有力

2.组织运行通畅

3.队伍建设优秀

4.党建自觉强烈

5.融合创效卓越

  (三)优化“大党建”工作格局构建的措施

1.完善“四大”体系

2.激活“四项”机制

3.抓实“三处”关键

2024年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建设调研成果分享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建设调研成果分享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形势任务,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内涵意义

(一)深刻把握“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本质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更加强化管党治党全面系统布局、协同高效推进。这些内容对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三者“有机统一”关系做出了更清晰更科学的阐述,体现了领导主体和事业客体的良性互动。从企业视角来看,“大党建”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高阶管理模式,与企业科学管理构成一体两面、内在统一关系,通过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性、思想先进性、纪律严明性优势,推动实现“一体领导、模块管理、融入运行、协同推进”。国有企业“大党建”的核心内涵是树立“一盘棋”理念,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将党的领导、党的意志、党的主张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管理全过程、全领域、全环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则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相统一,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管理党建同向发力,其突出特征有:

1.范围大。围绕实现党的领导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方位整合党政工团资源和力量,横向贯穿党群工作部门和生产经营所有部门,纵向到党支部、党小组、分包队伍,把党建管理从上至下贯穿至生产经营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经营管理、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的各环节,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形成“抓党建就是抓生产经营、抓生产经营就是抓党建”的一体化格局。

2.责任大。履行好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在企业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对企业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重要经营管理干部选用、党员干部从业行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全面负责,引领企业统筹落实管党治党与治企兴企责任,保障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平台大。“大党建”是一个与时俱进、动态开放、内外兼容的体系,突破部门、专业、内外界限,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管理链条,融入价值创造,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信息快速传达、问题高效解决。对内,系统打破“肠梗阻”“中硬阻”。对外,推动共建各方同向发力、攻坚克难。

(二)深刻理解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价值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构建国企科学有效管用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对国有企业强“根”固“魂”、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中央企业必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组织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中,使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加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就是要切实遵循党建工作和企业治理基本规律,把党建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管理手段,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无缝衔接,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纪律保证。

2.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提升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客观上要求国企党建工作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系统性构建,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推动党建工作理念、体制机制、运行载体不断创新,使党的各方面建设更加系统化、制度化、特色化。构建公司“大党建”工作格局,将在内容上更好地促进“5+2”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在对象上更好地拓展党组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谋划同向、部署同步、落实同力、检查同责;在责任上更好地把经营责任内嵌到管党治党要求中、推动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考核结果更有效联动;在制度上更好地运用党建理念、思维、方法和工具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增强规章制度的刚性和效力,为企业管理赋能,推动管理效能提升,确保企业更好地履行责任、完成使命。

3.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凝聚思想共识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当前,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新挑战、职工队伍新特点、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特别是青年员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都有待提升。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优势,形成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协调有序、配合紧密的“大思政行动网”,强化思政与生产经营管理之间的融合,提高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凝聚干部职工思想共识,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集聚党建合力的重要举措。党领导得怎么样取决于党的建设的水平。党建设得好,党的领导就能发挥好的作用;党建设得不好,党的领导就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就是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职责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统筹运用企业各方面资源、引领保障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一体化领导、融入式运行、协同式推进的党建体制机制,实现党的建设内部资源整合、制度集成、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发挥好国企党建工作的独特优势,实现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协调运行、有机联动,确立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鲜明导向,将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成效最终体现在推进企业发展上,激发强党建促发展的内生动力。

5.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夯实基层基础的强力保障。项目是企业管理之基、效益之源、人才之根,是公司打造突出工程建设能力的基石,基层项目党组织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构建公司“大党建”工作格局,要求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项目党建体系为抓手,将项目党建与项目管理有效贯通,创新党建工作融入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主动对标党建要求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党的建设与项目管理互促互进、有效衔接、一体推进。因此,“大党建”工作格局构建将有力推动公司项目管理理念、思路、模式、资源配置全面升级,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正视问题,深刻剖析制约“大党建”工作格局构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公司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积极践行“强党建就是强发展”理念,党的建设不断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但是,与党的二十大“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要求相比,与中国能建“系统构建大党建强党建体系”目标相比,依然还存在党建工作“全方位布局不够、全领域谋划不强、全体系推进不足、全手段运用不力、全过程融合不深”等突出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思想观念与全面从严的党建形势不适应。一是部分基层单位对“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内涵、外延认识不清,对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价值意义认识不深。部分干部职工未形成清晰的“大党建”工作理念,缺乏“大党建”思维。调研数据表明,17.6%的基层单位党委对“大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基层项目部对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部分干部将党建工作等同于党务工作,认为抓好党务工作就是做好了党建工作,对于如何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研究不深、思考不透,不能将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效融合。三是部分干部认为自己是搞业务的,对党建工作不上心、不过问,不能正确认识国企党建的三大价值,没有从提升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高度看待党建。45.9%的干部“重经营、轻党建”“重业务、轻思想”观念仍根深蒂固,认为党建工作是软任务,生产经营才是硬指标,不善于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传家宝”凝心聚力。

(二)机制运行与系统贯通的党建要求不适应。部分基层单位党建工作事前谋划部署、事中督导实施、事后检查考核机制运行不够顺畅,党建工作链、责任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不够。一是从布局谋划角度看,部分单位对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全局谋划不够系统,对上级单位相关制度精神理解不够透彻,推动各责任主体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运行机制、融合机制不够有效。调研显示,8.15%的基层单位未出台“大党建”工作具体实施意见或方案,64.38%的调研对象对中国能建“大党建”管理办法了解不全面。二是从治理融合角度看,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在本部一级落实比较到位,但也存在把什么关、把到什么程度仍把握不准,决策质量与决策效率兼顾不够等问题;本部一级再往下延伸则存在层层衰减问题,把公司治理优势转化为竞争发展优势有差距。三是从管理融合角度看,一方面,本部一级党建工作具体执行机构之间的“内循环”协同配合未达到最好效果,各机构之间的“部门墙、流程筒”仍未完全打破,不同程度存在资源分散、信息不通、合力不强等现象;另一方面,党建工作具体执行机构与生产经营业务部门之间的“外循环”不强,党务与业务干部之间存在“泾渭分明”状态,业务部门主动对标党建要求不到位,“内外协同、双向联动”的运行成效不够理想。

(三)履职尽责与有效覆盖的党建责任不适应。基层单位党建三级责任体系虽已建立,但责任落实上仍有差距。一是党建责任覆盖虽然做到了“有形”,但离“有神”差距较大,各责任主体仍存在自身职责不清、履责意识不强、担责力度不足、尽责办法不多、履职成效不佳等问题。调研显示,21.67%的领导班子成员、29.18%的本部部门负责人存在履行党建工作“一岗双责”不到位情况;10.52%的党建工作具体执行部门职责履行成效不佳;34.12%的调研对象对自身应履行的党建工作职责不清楚。二是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差距,超过三成的调研对象认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各责任主体不同程度存在遇到好事就“抢篮球”、遇到难事就“踢皮球”、遇到琐事就打“擦边球”的现象。

(四)考核评价与双融互促的党建导向不适应。部分单位党建考核理念、考核思路、考核压力仍未传导到基层,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够、实效不强,未能充分体现以考促建、双融互促的党建价值导向。一是在考核评价体系上,调研显示,大多数单位本部一级较为完善,再往下延伸则存在层层加码、导向偏离,“材料党建”、“台账党建”现象较明显,存在党建与生产经营脱节等问题。二是在考核指标设计上,存在与上级文件精神对标不够、对基层分类指导不够的上下套用情况。三是在考核方式方法上,仍存在形式单一老套、重痕迹轻实绩、多头重复检查等问题,党建信息化、数智化平台还没有有效搭建。四是在考核结果应用上,缺乏考核结果互联互通互认机制,各类考核结果难以有效共享共用。

(五)队伍建设与专业融合的党建素质不适应。中国能建要求建强专业化融合化的党建人才队伍,以一流党建引领保障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从调研来看,党建人才数量、质量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不同程度存在党建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与工作需求不匹配,越往基层延伸党建力量越是层层递减、人员素质层层削弱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打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最后一公里”的成效。一是从数量上看,党建人才储备仍不足,梯队建设远远不够,越往基层延伸专职党务人才储备越显不足,甚至难以满足基本需求,“急用现找”、“身兼多职”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从质量上看,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化融合型党建人才依旧稀缺,现有人才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业务能力仍有差距、工作方法老套陈旧,不同程度存在党建理论基础不牢、企业经营业务不熟、党务专业能力不精、对国企党建规律把握不准等问题。现阶段党务干部能力素质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不太匹配。

三、强化担当,确保“大党建”工作格局建设取得实效

(一)把准“大党建”工作格局构建的原则

1.坚持一体领导。恪守“央企姓党、央企为国”的政治初衷和“发展企业、创造价值”的经济初衷,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改革发展管理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事业领导的有机统一。

2.坚持价值创造。以“价值党建”为核心,坚持“大党建”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坚持“大党建”向生产经营聚焦、为生产经营聚力聚智聚识,将党建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以生产经营业绩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3.坚持系统思维。以系统观念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大党建”工作的前瞻性思考、一盘棋谋划、整体化推进、全局性提升,统筹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管理党建各层次、各领域、各要素相融并进、同向发力,增强“大党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切实把党建思维、党建工具、党建方法运用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4.坚持双融互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推动党建深度融入生产经营,生产经营主动对标党建要求,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同向聚合、深度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二)明确“大党建”工作格局构建的目标

1.政治引领有力。通过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促进企业旗帜更加鲜明、立场更加坚定,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政治引领的主动性、自觉性更加彰显。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准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引导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2024年国有企业“大党建”工作格局建设调研成果分享会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