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经验材料: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VIP免费

提纲:

一、在集体经济增收方面“拓思路”

二、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找门路”

三、在多产融合发展方面“开新路”

四、在基层治理方面“探出路”

经验材料: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由我进行汇报:

东村社区总面积39.24平方公里,社区辖有8个居民小组,群众5352088人。东村社区干河、菜子箐两个村民小组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1360人(原建档立卡52193人,同步搬迁39167人)。安置地为山脚社区雷打坑,于201712月启动建设,20185月实现搬迁入住,项目总投资约2400万元。经动态管理,目前防返贫预警监测对象112464人(含原建档立卡脱贫户),涉及8个居民小组。近年来,东村社区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和“党建强村、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文化兴村”的定位,全面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以打造“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三张文化名片为目标,将“红色+绿色”公式嵌入社区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先后被评选表彰为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森林乡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美丽村庄、昆明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五星级”示范党总支、昆明市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昆明市出列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昆明市科普示范村和嵩明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在集体经济增收方面“拓思路”

一是立足村情“拓思路”。东村社区属于水源保护区,一产“受约”、二产“受制”、三产“受束”,立足于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社区党总支积极找准定位申报产业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174万元,建成70亩高原特色种植基地、30亩瓜蒌种植基地、100亩矮化苹果种植基地、1700平方米圈舍、1500平方米烤烟烘烤车间、30亩高标准番茄种植基地,建成帮扶车间1个,2021年带动农户增收12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47万元,在增强党组织“造血功能”的基础上,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群众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富裕。二是着眼市场“拓思路”。乡村振兴不仅要坚持“引进来”的思路,更要有“走出去”的眼界。东村社区结合地处山区、集体经济薄弱、创收增收困难的实际,不断拓宽思路,改变局限思维,变换新的视角,积极向县委组织部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在嵩明县城购买商铺,每年集体经济创收3万余元。

二、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找门路”

一是在选优产业上“找门路”。社区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实际,从“农民业校”培训班中脱颖而出的嵩明县唯一一个“一县一星”网红“大咖”张兴旭,成功把东村农产品带到北京;老草凹100亩生菜种植,土白场100亩烤烟、100亩辣椒种植,老白田片区500亩马铃薯种植,成为东村产业兴旺的“亮丽名片”,2021年,因产业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特色鲜明,东村社区被评定为昆明市“一村一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经验材料: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