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主题党课讲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年历史性成就回顾VIP免费

提纲: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经济增长位居世界前列

  (二)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三)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四)需求结构不断调整改善

  (五)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三)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四)为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经验

三、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一)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五)创新驱动发展效果凸显

四、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一)新型城镇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二)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三)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五、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一)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胜利完成

  (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完善

六、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重要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取得积极进展

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一)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

  (二)就业形势长期保持稳定

  (三)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

主题党课讲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年历史性成就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一)经济增长位居世界前列

2012-202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保持在30%左右,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经济增速降至2.3%,但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增速大幅回升至8.1%

(二)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2012-2021年,我国GDP53.9万亿元大幅增至114.4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2021年我国GDP达到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人均GDP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超过全球人均GDP水平,接近世界银行划设的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的门槛。

(三)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2012-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0.145.344.6调整为7.339.453.3。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32.4%

(四)需求结构不断调整改善

2012-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比重由51.146.22.7调整为54.543.0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5.442.12.5转变为65.413.720.9。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内连续突破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关口,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分别为1735亿美元和1136亿美元,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

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持续努力和不懈奋斗,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更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和全球反贫困事业的重大贡献。

(一)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20年底,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已达10740元。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异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胜利完成,960多万人“挪穷窝”,摆脱了闭塞和落后。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我国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全部通动力电,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

(三)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开展精准脱贫,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几乎都是“空白村”发展到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扶贫干部用心用情为群众干实事、解难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贫困群众奔小康信心更足。

(四)为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经验

脱贫攻坚集中了全党智慧和人民群众实践,探索了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包括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档立卡、精准施策,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强化资源要素供给,强化实绩考核制度等,为脱贫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持续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高质量发展,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支撑重大工程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创造了条件。

(一)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2012-2021年,我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03万亿元增加到2.79万亿元,研发投入规模稳居世界第二;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至2.44%,超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跃升至第12位。研发人员总量和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世界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载人深潜、北斗通讯,以及量子通讯、干细胞、脑科学等战略高科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和重要原创新突破,在金属纳米材料、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第三代核电装置、复兴号高速列车、杂交水稻、海水稻等方面跻身世界前列。

(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

我国的战略性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已布局建设5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全超导托卡马克、散裂中子源等一批设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面向集成电路、生物育种、先进高分子材料和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围绕解决实验室技术熟化、工程化和成果转化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加快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初步形成xx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战略性科研体系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院校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加快优化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重点领域产学研协同攻关,聚集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不断强化。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我国的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元。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xx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较快增长,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不断健全。

(五)创新驱动发展效果凸显

我国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等新产品、新业态。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位居世界前列。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49.9%52.1%43.5%,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重大技术突破和科研攻关为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复兴号高速动车、特高压输电、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重大工程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解决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确立并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重大区域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崛起新局面,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扶持力度。我国城镇化取得历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主题党课讲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年历史性成就回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