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授代表在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会上的发言VIP免费

教授代表在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会上的发言

今天来发言,感到诚惶诚恐,因为我始终认为自己在教育岗位上还是个一直在学习、摸索的新人,虽然加入xx已经七年了,但是直到现在,在面对每一位学生,面对每一堂课的时候,我始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总觉得自己需要学习、需要提高的方面太多了。

而今天要讲师德师风的问题,那更是需要学到老、做到老,在这方面的追求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而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在各位老师面前来谈这个问题,所以我只能把过去七年我在学习做一名高校教师的一点心得体会给大家汇报一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热爱”这两个字。我理解“热爱”,就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说有点虚,或者是太老套,但我自己觉得,做教师是个良心活,虽然有一些职业规范,但相对于很多工作来说,做教师并没有太多的硬性标准,甚至也没有多少测量的指标,教师应该做成什么样、能够做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觉、取决于自我要求,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所以,我感觉到,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一行,是不可能把这个工作做好的。

我做过二十年媒体人,本来以为做教师相对于在媒体工作来说,应该是比较轻松、比较简单的事情,但事实上,做教师一点也不比做媒体人更轻松,而且同样责任重大:要上课,要做科研,要带学生,要参与公共事务,要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任何一个方面要想做好,其实都不太容易。

至少我到现在也没有体会到“游刃有余”的感觉,反而总是有很强的危机感,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教的下一堂课、带的下一位学生,又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需要我去响应、去提供帮助、去解决。而我每次跟学生谈话、回答完学生问题,或者上完一堂课、参加完一次学生的答辩,总是会反省自己刚刚说的话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可以说,这样的琢磨和反省是永无止境的,就看你用什么标准来要求自己了。

所以,如果不是真心热爱,不是把做教师看作是很神圣的岗位,我觉得就很容易把做教师与做其他的工作等同起来,就会很快没有新鲜感,没有成就感,没有满足感,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是做不好教师工作的,这是我时时刻刻对自己的提醒。

第二点我想说的,也是老生常谈的话,就是“敬业”这两个字。我理解敬业这两个字,就是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我是我们学院第一届的毕业生,毕业后的二十年在媒体行业经历过多次职业转换,从报纸记者到电视记者,从幕后到台前,无论在哪个平台、哪个岗位,都是全情投入、从不懈怠的。

我回到xx教书时已经45岁了,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还是热切地想为母校培养年轻人多做一点事情,所以常常自不量力,主动给自己加戏。比如,除了为我院和人文大类学生开课之外,我还给全校开了通识课,让更多院系、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都可以选修我的课程;还参与了xx务,比如,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举办讲座,为学院学生举办“就业沙龙”,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讲座,为年轻教师、新晋教师提供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和资讯;还作为xx大学“教授进中学”讲师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奔赴全国近百所中学做讲座,引导中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做好生涯规划,帮助学校招到优质生源,等等。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有多“敬业”,而是想说,在我心里有个优先级排序,只要学校需要、学院需要、学生需要,只要我能做的,一定不遗余力,因为为年轻人赋能、为学生做铺路石、为学校尽绵薄之力,这是我之所以接受邀请从媒体到高校任教的目的所在、责任所在,这种工作态度在我职业生涯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在自己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多做一点,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这是我对“敬业”的理解。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专业”这两个字。我理解的“专业”,指的是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做事态度。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对教学质量的重视。xx有“课比天大”的传统,这些年又在各种场合重申“做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口号,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对教师来说,最首要的就是要把课上好。

我因为教龄比在座的很多老师都短,又是从业界半路转到高校来的,过去没有教学经验,所以我对上课这件事情一直存有敬畏之心,从心底里认同“课比天大”的理念,所以每一次上课都如临深渊、不敢马虎。以《口语表达》课为例,我为了上好这门课,去国内其他高校观摩,向业内同行们请教,参考大量国内外经典教材,自己编写教案,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创新实践;每次上课,我都是用电视直播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要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时段都进行合理规划,既灵活调整,又注意把控,还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教学节奏富于变化,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动中;为了开展互动教学,我精选了教学案例包括xx段音视频、xx张图片,设计了xx个课堂互动活动,让课堂气氛尽可能地保持轻松、活跃;为了确保通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我利用新闻传播学科的优势,借鉴新闻专业人才的训练方法,比如电话采访、出镜报道、电视评论等等,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在课程中通过加强对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即兴表达的能力。

不仅如此,为了持续改进教学、提高课程质量,我开设过的每一门课的每一位学生,我都要求他们在期末提交结课报告,给课程教学提出改进建议,每年的寒暑假,我会逐条阅读刚刚过去的这学期上百位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吸纳其中比较集中的意见,对教学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教授代表在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会上的发言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