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县党员干部抓落实专题党课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抓落实的精神密码——从延安整风到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启示

二、在“基层实践”中把握抓落实的方法规律——从“热在会上”到“干在实处”的路径转变

三、以“制度机制”保障抓落实的长效常态——从“一时用力”到“久久为功”的体系构建

在全县党员干部抓落实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发扬抓落实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主题召开专题党课,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立足我县“十四五”规划中期目标任务,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今天,我想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我县发展实践和基层调研感悟,和大家一起聊聊“抓落实”这件“小事”里的“大学问”。

一、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抓落实的精神密码——从延安整风到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启示

抓落实不是孤立的工作方法,而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是融入血脉的政治品格。翻开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每一次重大转折、每一项伟大成就,都离不开“抓落实”的鲜明底色。

第一,“抓落实”是党在革命年代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核心就是要解决“落实”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当时的陕甘宁边区,面对国民党封锁、经济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中央领导到普通战士,一起开荒种地、纺线织布。周恩来同志纺线比赛拿了第一名,朱德同志开垦的“朱德菜园”成了边区的“菜篮子”。正是这种“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落实精神,让边区在封锁中站稳了脚跟,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抓落实”是党在建设时期改天换地的“动力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底,党带领人民用抓落实的韧劲创造了人间奇迹。河南林县人民历时十年建成红旗渠,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修一条高3米、宽2米的“人工天河”。支撑他们的,是县委书记杨贵“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是技术员吴祖太为探察隧洞险情不幸牺牲的担当,是81位烈士用生命诠释的“落实决心”。正如红旗渠纪念馆里一块褪色的标语牌写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定了目标就要干出样子。”

第三,“抓落实”是党在改革岁月破解难题的“公开讲话”。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从“一张白纸”起步,靠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落实魄力。蛇口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打破“大锅饭”,实行计件工资;罗湖小区建设时,建设者们用“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抓落实不是“按部就班”,而是要敢于突破陈规、直面矛盾,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推动事业发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革命年代的“自己动手”,到建设时期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岁月的“敢闯敢试”,抓落实始终是我们党应对挑战、开创新局的重要法宝。今天,我们身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县域现代化的关键期,更需要把这种光荣传统传承下去,让抓落实成为每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二、在“基层实践”中把握抓落实的方法规律——从“热在会上”到“干在实处”的路径转变

抓落实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结合近年来我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暴露出的问题,我总结出“三个关键”,供大家参考。

关键一:抓落实要“深”字当头,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现实中,有的干部下基层“身到心不到”,满足于“转一圈、照张相、开个会”,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雾里看花”;有的搞“选择性调研”,只看“亮点村”、不看“后进村”,只听“顺耳话”、不听“牢骚话”。去年,我们在全县开展“干部下田埂、蹲点解难题”活动,要求干部每月至少在村里住3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XX镇干部小李在蹲点中发现,村民反映的“灌溉渠年久失修”问题,表面是工程老化,背后是管护机制缺失——村集体没钱、群众不愿出工、部门推诿扯皮。他牵头制定“县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受益户出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协调水利部门提供技术指导,3个月就修好了2.3公里的灌溉渠,当年就为村民增收15万元。这启示我们:只有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车间班组,才能摸到真情况、找到真问题;只有把“问题清单”变成“责任清单”,才能让落实更有针对性。

关键二:抓落实要“实”字托底,把难点攻克、把节点卡死。抓落实最忌“花拳绣腿”,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今年我县推进的“四好农村路”提质工程,涉及12个乡镇、87个村,原计划10月底完工。但施工初期,XX村因地质复杂导致路基反复塌陷,施工队打了“退堂鼓”。负责包联的县交通局干部老张,带着技术人员连续7天蹲在现场,白天钻探取样、晚上查阅资料,最终调整了施工方案,采用“碎石换填+混凝土加固”的组合工艺,不仅解决了塌陷问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全县党员干部抓落实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