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创新机制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思考VIP免费

提纲:

一、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现状

  (一)两岸合作交流日益深化

  (二)两岸人才交流不断加强

  (三)XX台资或涉台企业不断增多

  (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稳步推进

  (五)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

  (六)政策法规环境不断优化

  (七)规划调整彰显“五彩蓝图”

二、当前XX农业合作交流主要存在问题

  (一)在涉及体制机制管理方面

  (二)在两岸农业合作项目方面

三、XX海试区今后发展设想

  (一)加大XX科技合作交流力度

  (二)加大台湾理念模式引进力度

  (三)加大台资招商引资力度

  (四)加大核心区产业建设

  (五)加强人才交流和培训工作

四、创新机制深化XX农业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出台优惠政策

  (二)优先安排重大项目

  (三)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四)加强交流学习

  (五)全面强化海试区“核心区”建设

  (六)重点培育XX农业合作三大特色产业、五个示范区和三个中心

关于创新机制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发展,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同祖同宗的海峡两岸交流更加频繁,合作更加紧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自成立以来,XX海试区得到了较大发展,同时,推动了XX全市经济快速发展。XX海试区在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下面谈谈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现状、存在问题及创新机制建议。

一、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现状

(一)两岸合作交流日益深化。据统计,XX海试区成立以来,应邀或主动到海试区考察、寻求商机、洽谈合作的台湾政要、农业组织、财团、各地台商协会等共200多批(次),约3900多人(次)。通过举办活动,有力地宣传推介了XX海试区,台商前来访问、考察和洽谈投资日益增多,XX海试区逐步成为桂台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二)两岸人才交流不断加强。充分利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人才小高地”的平台作用,整合科技技术、人才、物资等有力资源,为两岸农业合作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基地。XX两岸农业合作研究院作为海试区人才小高地的载体单位,通过两岸农业人才的引进和交流活动,利用台湾农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有效促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XX台资或涉台企业不断增多。随着两岸交流日益活跃,农业合作不断加强,台商到XX投资企业不断增多。据了解,目前台商在XX投资的企业有56家,总投资额达67亿元。海试区对落户XX的台资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使台资企业做强做大。XX集团、XX股份公司、XX文化城等一批台湾知名企业,以及台湾经济组织如台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XX农业开发服务部、XX园林花木有限公司等台湾企业相继进驻试验区投资和合作。台资企业在XX的投资涉及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食品、旅游、餐饮、制鞋、制革等众多行业,对加快XX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对我市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稳步推进。海试区以引进台湾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以引进台湾项目为抓手,发挥台资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成功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60多项,建成以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经营理念为特色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50个。积极筹建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园、海峡两岸优质水果引种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台湾农业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台湾种蔗种植示范基地、种猪研发繁殖基地、特种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等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如XX台湾水稻种植基地,XX番石榴基地,XX百香果基地,XX石斑鱼养殖基地,XX种猪研发繁殖基地,XX兰花基地、XX花卉苗木繁殖基地,等等。

(五)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建立了两岸科研服务体系,成立了XX两岸农业合作研究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XX博士后科研基地等科研服务机构,引进了清华科技园XX分园项目,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共建海试区战略合作协议。积极策划XX合作,强化试验区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开发与研究两岸项目,在海试区组织实施了农业农村部批准立项的海峡两岸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XX省科技厅批准立项的重大专项计划铁皮石斛保健产品开发、XX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的台湾粳稻新品种的引进示范等科研项目。为推进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加快建设海试区和创建XX现代农业示范市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六)政策法规环境不断优化。XX海试区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海试区的支持力度,到海试区投资的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海试区可以享受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西部大开发、沿海经济开发区、XX经济开发区、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等优惠政策。二是XX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把XX海试区列为XX省支持台商投资建设的6个产业园之一。明确了台资企业在项目审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XX省人大审议通过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条例》,为海试区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XX海试区成为全国唯一立法的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七)规划调整彰显“五彩蓝图”。经过多年的发展,XX海试区发展环境日臻完善。为了进一步完善海试区规划,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核心区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调整,调整后核心区规划面积为40平方公里,以“魅力桂台、五彩农业”为主题,形成“花园、农园、蔬园、果园、药园、畜园、渔园、林园”八大产业功能板块。主要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支撑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四大内容。核心区范围内的市政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商贸旅游业焕发蓬勃生机,发展潜力巨大。核心区“一园三基地一市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二、当前XX农业合作交流主要存在问题

XX海试区成立以来,XX农业合作交流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难题需要破解。

(一)在涉及体制机制管理方面。

一是国家、XX省财政扶持力度还不够大。国家、XX省对XX试验区建设在财政资金上扶持不够,试验区示范园、科技产业园和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上的瓶颈难解决。

二是涉及试验区建设的优惠政策不多。XX试验区作为国家级的试验区,除了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其它现行的相关优惠政策外,国家有关部委、XX省在政策上对试验区没有体现出相应的灵活性和突破性,目前尚未出台对台商在试验区投资所能享受的土地、信贷、产业、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试验区对台商的吸引力还不够大。

三是试验区建设用地难以解决。XX试验区在土地开发利用和项目推进过程遇到不少困难,用地指标紧缺。同时,农业产业项目在用地上没有特殊政策,必须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限制了农业产业项目的落地。

四是常态化机制未建立。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信息不对称,农业经济组织对接无法有效进行,与台湾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品种引进、招商引资等的对接非常态化,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常态化机制。

(二)在两岸农业合作项目方面。

一是蔬菜水果类优良品种欠缺。目前XX海试区内的蔬菜以叶菜类为主,水果以荔枝、龙眼、芒果、番石榴为主,目前市场竞争力强、品质优良的品种不多。台湾有着丰富的品种资源,特别果蔬方面,如释迦(俗称番荔枝)、茂谷柑、凤梨、芒果、火龙果和茭白、洋香瓜、小番茄、芥菜等品种,这些品种品质好、经济价值高,且适宜XX种植,发展前景广阔。

二是中草药种源开发和深加工欠缺。XX省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有中草药物种4623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三分之一,数量排全国第二位,目前XX市拥有发展中草药产业的基础优势。其中铁皮石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珍稀中药材,XX目前拥有XX省最具规模、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石斛种苗繁育基地,容县作为我市铁皮石斛种植主产区,拥有众多专业合作社,但目前我市铁皮石斛产业在种源开发和产品深加工方面仍有欠缺,XX区尤为薄弱。

三是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欠缺。我市是XX省养殖大市,其中生猪总产量位居全区第一,养殖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是畜禽养殖业的环保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尿粪处理等问题。XX区也存在同样问题。而台湾在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处理方面有优势,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和做法。

三、XX海试区今后发展设想

(一)加大XX科技合作交流力度。推进海试区科技园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方面的合作力度,着力构建较完善的农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业支撑服务体系等。一是加快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高新人才,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运用能力,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强农业综合规划等,推进隆平高科项目建设,引进航天农业,抓好XX两岸农业合作研究院建设;二是抓好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研究建设,为XX农业合作及XX海试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三是以海试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基础,以创建XX省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XX园区”为突破口,加大农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大台湾理念模式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台湾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品牌企业、资金和人才等,充分利用XX丰富的资源,以电子技术、农产品加工、现代种养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为重点,立足XX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培植名、特、优新产业,打造一批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现代企业,促进我市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

(三)加大台资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这个平台,为台湾企业发展提供优质农业资源和便利的用地、政策、融投资等条件,让台湾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关于创新机制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