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二)抢抓机遇、提质增效
(三)夯实基础、建管并重
(四)坚守初心、以人为本
(五)从严从细、齐抓共管
二、亮点工作
(一)创新村集体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
(二)打造生态康养零碳乡村
(三)聚焦区位整合资源解决停车难问题
(四)聚焦“三个强化”绘就乡风文明底色
三、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下步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坚持党的建设为根
(二)坚持经济发展为重
(三)坚持城乡融合为轴
(四)坚持民生保障为本
(五)坚持实干担当为基
XX镇2025年工作总结暨2026年工作计划
2025年以来,XX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市及灵武市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拼搏,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向上向前的良好态势。截至当前,村集体经济入账593万元。预计全镇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351元,同比增长7%,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筑牢根基,干部作风不断加强。深化理论铸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构建“清单+计划”学习体系,细化分解25项任务。通过党委牵头、四办四中心选题授课、交叉互学,推动能力素质与工作质效双提升。组织到村督察、专题互查互评2次,推送经验做法3篇。精准选育赋能。高标准推进村“两委”换届,动态建立“四个一批”人才库174人,储备培育后备力量38人,甜水河村等3名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提前到岗锻炼。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名,备案7名发展对象。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充分发挥,甜水河村第一书记经验做法获全市推广。严管厚爱淬廉。创新“廉政五课”,坚持“逢会学廉”,讲廉政党课12次,观看反面典型案例10次、外出观摩3次;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全年受理问题线索5件,责令检查3人,立案2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2人,注重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以严管厚爱锻造过硬队伍,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抢抓机遇、提质增效,实现经济稳中有进。坚持规划引领,积极对接发改、文旅、交通、住建等部门,精准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总投资XX万元,其中: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实施XX镇旅游集散中心酒店群、自然课饲草加工项目等3个建设项目,投资金额达XX万元,助力镇域经济强势发展;积极争取自治区各类资金,实施XX村和美村庄、灵武市乡村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农业灌溉蓄水池引水管线等建设项目4个,投资金额达XX万元,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成市级人大重点建议和政协提案项目4个,投资金额285万元,以高质量项目建设赋能镇域经济发展。文旅产业深耕厚植。聚焦旅游集散标杆镇定位,强力推进旅游休闲集聚区建设,水洞沟景区重组恢复运营,民宿酒店增至21家床位2000张,新建停车场2处停车位400余个,串联马鞍山生态基地、先锋农场、渔悦湾等景点,构建“游吃住一站式”服务体系。全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举办“春风十里逛灵州”徒步、“村晚”等活动10余场,覆盖超5000人次。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增收路径持续拓宽,立足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产业,上桥村持续延伸长枣产业链,完善冷链仓储实现错峰上市,创新“电商+物流+直播”销售模式,以直播流量撬动经济增量;二道沟村盘活滨河湿地304亩,依托黄河资源优势发展鲈鱼、大闸蟹、南美白对虾等特色水产养殖;下桥、石坝村聚力劳务产业,积极对接园区企业,组织“点对点”劳务输出,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年内累计转移劳动力1774人,实现劳务收入XX万元,村集体经济呈现多点开花、协同并进的良好态势。
(三)夯实基础、建管并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稳产增效。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792亩,按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深入实施“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办结民生实事7件,完成投资245万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检合格率保持100%。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6093.23亩,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通过日常摸排、预警推送、自主申报等方式,常态化排查109户259人“八必访”对象,对11户22人监测户落实干部包保责任,预计年底消除风险8户15人。精准实施兜底保障、“雨露计划”助学、就业服务、公益性岗位等帮扶政策,防返贫工作成效持续提升。生态底色持续擦亮。严格执行林长制、河长制,强化秸秆禁烧、禁牧封育执法监管。创新林木管护机制,划分管护责任区,落实3743亩重点林地管护任务。投入150万元开展薛家沟工业固废治理,高效办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件。完成绿丰源公司调蓄水池航空安全隐患整改,在水洞沟高速出口沿线加装围栏、拆除违建3处、建成微型服务区,有效遏制垃圾偷倒乱象。绿色发展成色更足。聚焦高铁沿线、主干道路、沟道及长城两侧,累计发动群众300余人次,投入机械100余台次,拆除违建40余处,清理垃圾5000余吨、柴草12000余吨,整治乱堆乱放200余处,总投资70余万元。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获银川市领导肯定。
(四)坚守初心、以人为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扎实做好社会保险人员待遇资格申报、认证工作,持续加强低保、特困、高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等审核入户工作,低保新增11户14人,临时救助7户14人,救助金额28980元;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审核,2024年缴纳居民医保6386人,参保率99.13%。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筑牢坚强社会保险屏障。民生保障品质更优。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我们的节日”专题活动50余场,全年送戏下乡20场次,观看群众1500人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水平,组织镇村100余人次开展爱国卫生日系列活动,动员开展“两癌”筛查活动,保障女性健康权益。指导审核214户家庭申领国家育儿补贴。为全镇60周岁老人开展健康体检,为2760名群众签约家庭医生提供服务。
(五)从严从细、齐抓共管,切实筑牢发展底线,平安建设持续深化。深入践行“塞上枫桥”机制,运用“1+5+N”工作法排查矛盾273起,化解率达100%。治安警情、信访量、12345投诉同比分别下降22%、30%、58%。开展平安宣传12场,发放资料1800份,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安全生产严抓不懈。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设立宣传栏16处、宣传旗15面。完成“应急先锋2025”防汛演练,组织20余家单位参演。排查重点企业及“九小场所”65家。重点领域精准管控。全力推进殡葬、农村集体“三资”、乡村振兴专项治理,排查并整改违规建设墓地等问题15座;联合排查宾馆、出租屋等场所20余次,落实“六包一”稳控机制。化解信访案件5起,办结中央巡视组交办件5件,成功处理征地补偿等积案1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二、亮点工作
(一)创新村集体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以“小资金”撬动“大民生”。XX镇坚持“提高站位抓贯彻、党建引领聚合力、民主决策稳推进”三步走策略,在全镇范围内试点推行村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作。2025年,全镇共补助参保群众439人,补贴资金27850元,推动城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