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
二、聚焦目标
三、强化担当
在XX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XX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精准查找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动员全县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冲刺,坚决打赢五年过渡期收官之战。
刚才,XX同志作了具体的工作安排,XX同志、XX同志、XX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县“巩拓”指挥中心通报了近期工作情况,指出的问题客观中肯,切中要害;几个乡镇(街道)也作了汇报。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对号入座,狠抓落实。
现在,距离2025年结束,全面完成五年过渡期各项目标任务,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百米冲刺”的最后关头,已经到了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终极大考”。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是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任务,更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打好收官之战,不仅是一场业务仗,更是一场政治仗。我们必须以“赶考”的心态,以“交卷”的意识,全力以赴,确保向党和全县人民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优异答卷。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形势,切实增强打赢收官之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回首过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县与全国一道,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们累计实现XX万户XX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XX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彻底解决,贫困发生率历史性地降至为零。这是我们XX县发展史上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是我们全体干部群众用汗水和心血铸就的光辉篇章。
进入五年过渡期以来,全县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3+1”保障成果,大力发展后续扶持产业,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紧紧围绕“两好两升两确保”这一核心目标,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以说,这五年,是我们脱贫基础不断夯实、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值得我们充分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最后关头,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当前,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从上级反馈和我们自身排查的情况看,一些问题依然突出。有的同志产生了“歇歇脚、松口气”的厌战情绪,认为脱贫攻坚已经胜利,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有的同志存在“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工作不深不实,满足于“过得去”,不追求“过得硬”;有的地方防返贫监测网织得还不够密,对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发现和响应机制还不够灵敏;有的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还不够完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群众的收入增长基础还不够稳固;有的人居环境整治还存在死角盲区,“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有的干部作风漂浮,入户走访“雨过地皮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够彻底。
这些问题,虽然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我们收官战的最终成绩。全县上下必须立即警醒起来,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把所有问题彻底整改到位,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
二、聚焦目标,靶向攻坚,全力补齐巩固拓展成果的短板弱项
打赢收官战,关键在于精准。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两好两升两确保”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拿出超常的力度和举措,逐项对标、逐条销号,确保各项考核指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第一,要抓牢“两个确保”这个底线任务,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守住的铁底。
一是要让监测预警“快起来”。县“巩拓”指挥中心要发挥好中枢作用,整合民政、医保、教育、住建等部门数据资源,建立常态化预警机制。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压实网格员、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的走访排查责任,通过线上筛查与线下排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研判。要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和信息迟滞现象,确保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二是要让帮扶措施“准起来”。对识别认定的监测对象,要严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要深入分析返贫致贫风险点,是因为产业失败、就业不稳,还是因为因病、因学、因灾等突发困难。针对不同情况,综合运用产业帮扶、就业援助、综合保障、社会救助等多种手段,开出“个性化药方”,确保帮扶措施直达病灶、务实管用。
三是要让政策衔接“顺起来”。要确保脱贫攻坚时期的各项帮扶政策平稳过渡,特别是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群众最关心的保障政策要保持总体稳定,分类优化调整,坚决防止出现政策“断档”。要推动防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两项机制的有效衔接,构建起覆盖更广、响应更及时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第二,要抓实“两个提升”这个核心目标,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群众的腰包鼓不鼓,脸上的笑容多不多,是我们工作的最终评判标准。
一是要在“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