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举措:精准发力筑牢安全根基
(一)织密责任网络
1.压实三级责任
2.升级制度体系
3.强化监督机制
(二)深化隐患治理
1.落地双重预防机制
2.开展专项整治攻坚
3.实施科技赋能管控
(三)建强应急体系
1.提升预警响应速度
2.加强物资队伍建设
3.夯实基层应急能力
二、存在问题:靶向检视补齐安全短板
(一)责任落实存在盲区
(二)应急联动有待优化
(三)培训实效仍需提高
三、2026年规划:靶向发力提升安全质效
(一)攻坚责任闭环管理
(二)升级应急联动体系
(三)强化精准培训提升
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2025年,我单位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严格遵循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体系,锚定“零重大事故、降一般隐患”的目标,围绕“抓细管理、筑牢堤坝”两条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核心举措:精准发力筑牢安全根基
(一)织密责任网络,把好管理“源头关”
1.压实三级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现全员安全责任的全覆盖。共签订全员安全责任书656份,涵盖管理层、一线员工以及外包人员,签订率达100%。构建了“主要领导月研判、分管领导周巡查、部门每日自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年开展领导带队检查36次,成功解决跨部门协调问题14项,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执行的无缝衔接。
2.升级制度体系。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进行全面修订,新增了新业态风险管控、特殊作业管理等12项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生产形势。组织专家评审8次,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OA系统和班组手册双渠道进行制度宣贯,开展制度解读培训12场,员工知晓率达到99%,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3.强化监督机制。联合纪检部门组建督查组,采用“四不两直”检查、专家帮扶等多样化检查方式,全年开展检查48次。对隐患整改实行“红黄绿”三色督办,有效推动隐患的及时整改。全年整改完成率达到99.3%,对4家整改滞后单位实施约谈,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威慑。
(二)深化隐患治理,筑牢防控“防火墙”
1.落地双重预防机制。运用LEC风险矩阵法对全流程进行风险辨识,共识别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点84个,其中红色风险点12个,并全部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开发隐患上报APP,推行“全员上报、分级处置”的隐患排查模式,全年收集员工上报隐患178项,发放奖励2.4万元,充分调动了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开展专项整治攻坚。聚焦电气焊作业、外包工程、危化品存储、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全年推进专项整治10次。完成2024年遗留重大隐患8项清零,新排查重大隐患6项均已挂牌督办,确保重大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3.实施科技赋能管控。在高风险区域安装智能监测设备30套,实现对温度、浓度等关键数据的实时预警。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安全审计2次,出具整改建议38条,推动设备升级改造14处,提升了安全生产的科技保障水平。
(三)建强应急体系,守牢处置“生命线”
1.提升预警响应速度。与气象、消防等部门建立更加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