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
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在x委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24年,省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推动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积极因素增多”的良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x.x%。x—xx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
工作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也是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埋头苦干、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扎实抓好2025年各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党中央明确要求我省“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定扛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扣“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等重大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促进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做好2025年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重要窗口”和“谱写新篇章”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必须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二要牢牢把握“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更加积极有为、取得更好成效。xx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xx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必须自觉把xx工作放到全国大局中去谋划推进,既要扛起政治责任,又要用好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能源、土地、环境、数据等要素以及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支持,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实现经济发展不仅在“量的合理增长”上走在前列,更在“质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领,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三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要求,整体把握、全面落实。这24个字是一个整体,是解决当前发展诸多矛盾、增强新动能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必须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在“稳”的基础上持续激发“进”的动能,以“进”巩固稳定向好势头;必须牢牢守住根本原则不动摇,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坚决不改;必须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提高政策的整体效能,加快破解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烦恼”。四要牢牢把握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工作要求,探索新路径、增强新动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xx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标准、工作状态的一贯要求,是xx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高站位、实干事、见真功相统一,切实增强“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意识,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争一流,勇当新时代新征程的“弄潮儿”。
2025年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扛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着力抓好9方面重点任务。
更好发挥政策引导保障和支撑作用,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一是研究政策、争取政策、用好政策。认真策划和谋划好项目,全力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盘子,大力争取“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用好专项债置换隐债、专项债扩大使用范围、专项债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等财政、金融和要素保障政策。二是调整优化“x+x”经济政策体系。按照“总量不变、体系不变、重点调整”的要求,优化x个重点领域政策包和x张要素保障清单。三是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及时消除政策落实的堵点卡点,推动各项政策尽早落地、直达快享。四是确保政策的联动协同。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增强政策效果一致性,不断放大政策效能。
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牢牢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一是持续深入谋划好重大项目。健全由省领导领衔、省级部门牵头、省市县协同、政企社联动的项目谋划工作机制,坚持“产业项目优先、新质生产力优先、战略方向优先”导向,深入谋划一批事关xx当前和长远、事关全局和根本、事关跨区域跨流域跨周期的重大项目。二是加强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建立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强化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充分发挥分类分层分级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及时有效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三是紧盯开工、建设、投产三个环节加强服务保障。加快开工建设一批,加快推进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加快投产投运一批,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加快建设创新xx、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认真落实全省“加快建设创新xx、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精神和实施方案,倒排细化落实好2025年各项具体目标任务。一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深入实施“xxx”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双一流xxx”工程和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适度超前布局重大创新基础设施,高效统筹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实现人才、资源、成果互相打通,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xxx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建立“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结对合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转化运用力度,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转型,持续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加快先进绿色技术应用,建设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加快提升发展历史经典产业,推进茶叶、丝绸、黄酒、青瓷等重塑辉煌。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xG等未来产业,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地和国家产业创新高地。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重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塑电商优势、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等“十大行动”,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
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进一步增强消费促发展基础性作用。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着力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次,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一是持续释放“两新”政策效应。用足用好国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机遇,持续深入推进汽车、家电、智能家居、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补贴程序、兑付方式,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二是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化文化和科技融合,持续推进“大视听+旅游”“展演+旅游”“赛事+旅游”等新路径新模式,大力培育文化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IP经济、银发经济,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一批消费“爆款”和热点。三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全面落实国家降利率、降首付、降税费等政策,开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建设试点,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等重大会议精神,高质量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加快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一是提升重大平台能级。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推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争先进位,加快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新一代市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全球数贸港,进一步提升世界互联网大会xx峰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xx国家博览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展会的影响力和拉动力。二是建强枢纽。以xx港总规批复为契机,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提速推进义甬舟、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深化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加快民航强省建设,着力构建辐射全国、畅达全球的航线网络。深化“四港”联动,加强xx、xx、xx联运,推动智慧物流云平台提能扩面,用好“xxe港通”,全面提升港口货物进出口便利化程度。三是创新模式,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外资优质扩量。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