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铁路干部主题教育心得体会VIP免费

提纲:

一、中国铁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与贡献

  (一)保障了世界最大人口规模的出行需求

1.铁路网规模快速成长

2.可及性票价相对降低

  (二)筑牢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

1.强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2.有效协调区域经济均衡

  (三)扛起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鲜明旗帜

1.打造了一流的设施设备

2.展示了坚定的文化自信

3.弘扬了伟大的铁路精神

  (四)引领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进方向

1.绿色施工先行

2.绿色廊道延伸

3.绿色交通承接

  (五)提供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合作范例

1.贡献了中国标准

2.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中国铁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与责任

  (一)现代化铁路网还应更完备

1.路网密度还应提升

2.电气化率还应提升

  (二)智能化铁路还有长路要走

1.智能化服务还有长路要走

2.智能化运维还有长路要走

  (三)运输服务供给还应更全面

1.均衡可及性服务还应更全面

2.客货个性化服务还应更丰富

三、中国铁路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火车头”的思考与对策

  (一)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网

1.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网

2.积极助力高水平共同富裕

  (二)创新引领技术自主先进

1.创新引领技术自主先进

2.加速智能铁路建设普及

  (三)全面增强支撑引领作用

1.全面增强支撑保障作用

2.全面发挥带动引领作用

铁路干部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A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铁路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和标志性意义,都是独一无二且贯穿始终的。未来,中国铁路将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以全方位世界领先的姿态持续高速疾驰,充分释放强大的动能,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破浪前行。

一、中国铁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与贡献

A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铁路作出了独特贡献。

(一)保障了世界最大人口规模的出行需求

1.铁路网规模快速成长。中国铁路持续加强路网建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铁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0229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3万公里,其中高铁4.1万公里,铁路网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已覆盖全国94.9%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20221011日调图后,全路开行旅客列车10572列,日趋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一步步将人们对美好出行的愿望变成现实。

2.可及性票价相对降低。1995年至今,铁路旅客票价基准票价率一直维持在每人每公里0.05861元,近30年里,在人均收入增长14.62倍,飞机、汽车、轮船等其他交通方式多次调高基准票价的大背景下,铁路票价事实上在大幅降低。即便在技术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智能化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情况下,中国高铁0.310.46元/公里的平均票价率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仅是其他国家的1713,是普通人都可以乘坐的日常交通工具。

(二)筑牢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

1.强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以京津、京沪、广深高铁、成渝高铁为代表,铁路放大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区域辐射效应,提升了强大的人口、资源等经济要素的集聚效能,赢得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以青藏铁路、拉林铁路、安六高铁、乌喀高铁为代表,少数民族八省区铁路日趋完善,有效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有效协调区域经济均衡。铁路沿线尤其是高铁通达地区,以米字形高铁、“四纵四横、八纵八横”高铁为代表,受时空收缩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加速演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区域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优化,区域经济产业联动发展,区域经济总量明显跃升,沿线和区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扛起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鲜明旗帜

1.打造了一流的设施设备。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铁路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从“追赶”到“领跑”,从“争气路”到“复兴号”,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体系。

2.展示了坚定的文化自信。“一座站、一座城”,地标性的铁路站房,提升了不同地域城市的辨识度。北京站、上海站、南京站、杭州站等普铁站,均突出地域特色、承载传统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站房造型;雄安站、郑州东站、武汉站、西安北站等高铁站则是融合交通、功能、空间与环境的一体化设计,塑造了兼顾地域文化、集体空间感知与记忆的站房。

3.弘扬了伟大的铁路精神。广大铁路人“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在不同时期实践形成的“毛泽东号”精神、巴山精神、大秦重载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熔铸了铁路人的红色基因,在铁路行业传承和弘扬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书写了铁路人创造先进物质文明与弘扬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典范。

(四)引领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进方向

1.绿色施工先行。在正在推进的“八纵八横”高铁建设以及川藏铁路等建设中,铁路部门坚决落实A总书记“绿色施工”指示,充分借鉴青藏铁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最大限度地保证野生动物正常活动不受影响。

2.绿色廊道延伸。在既有铁路线上,按照“连起来、厚起来、茂起来、美起来”要求,持续改造沿线绿色景观、站区环境,构筑一条天蓝、水清、气爽、花繁、草绿、树茂的绿色生态廊道,让火车在绿色长廊里畅游穿行。

3.绿色交通承接。发挥清洁节能、高效集约、生态友好等独特优势,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提出的降碳、减排号召,统筹调整运力运能,主动承接“公转铁”运输任务,适应“多式联运”“散改集”等更加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运输需求,发挥好绿色交通骨干作用。

(五)提供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合作范例

1.贡献了中国标准。近年来,国铁集团主持参与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列车网络、制动系统等专业60余项重要技术标准的编制修订,主持完成的《高速铁路设计通信信号》《高速铁路设计基础设施》和《高速铁路设计供电》标准,均是相关领域的首部国际铁路标准。两个系列、11项高速铁路系统级标准,填补了高速铁路实施、设计等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贡献了中国智慧。

2.提供了中国方案。从坦赞铁路、蒙内铁路、中老铁路,到匈塞铁路、雅万高铁,从渝新欧、郑欧、义新欧为代表的中欧班列,到中老泰班列,中国铁路搭载“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货物”出海,以技术优势、强劲韧性,扎实推进纯粹商业合作,带动人员、文化交流更加紧密,带动贸易、货物交易更加顺畅,为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中国铁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与责任

A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领跑世界的中国铁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需要承担更多使命与责任。

(一)现代化铁路网还应更完备

1.路网密度还应提升。中国铁路在路网规模、密度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与中国高铁规模第一、速度第一、技术第一、安全第一、环保第一的地位不相匹配。2021年底,中国人均铁路保有量106.2公里/百万人,铁路密度156.7公里/万平方公里,与2016年末比利时的1180公里/万平方公里、德国的1080公里/万平方公里等相比,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铁路干部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