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稿(详细版)VIP免费

提纲:

一、全会有关情况及取得重要成果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六个必然要求”)

  (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四)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

  (五)深化改革开放赢得战略主动

  (六)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关于思想旗帜

  (二)关于发展理念

  (三)关于总基调和总要求

  (四)关于坚持大局意识

  (五)关于着力点

  (六)关于方法论

  (七)关于新征程

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六个坚持”)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守正创新

  (四)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六)坚持系统观念

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一)关于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

1.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3.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4.《决定》要求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6.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7.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二)关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三)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1.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2.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原则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科学把握的主题

  (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稿(详细版)

一、全会有关情况及取得重要成果

715日至18日,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认真落实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一年多来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意志和行动,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党中央确定以此为全会主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许多复杂矛盾和问题,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包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内的党和国家一切重大战略部署,都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谋划和展开。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会主题,抓住了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意义十分重大。

全会《决定》的起草,是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全程擘画、组织调研、精心指导、把脉定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文件起草组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注重全面总结经验、坚持正确方向,突出改革重点、彰显改革成色,坚持人民至上、把牢价值取向,抓好系统集成、加强整体谋划,开展了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调研访谈、专题论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有效集中了党内外智慧,广泛凝聚了改革共识。《决定》起草的过程,是谋划改革、推动改革的过程,也是鼓舞人心、昂扬斗志的过程。

《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原则,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向国内国际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

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决定》共15部分,可分为“1131”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内容条目通篇排序,开列60条。

在《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明决定稿基本框架的同时,用“五个注重”对决定稿内容摆布的特点作出深刻阐释。决定稿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容摆布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第二,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决定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第三,注重全面改革。决定稿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

第四,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第五,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六个必然要求”)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一个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决定》谋划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将深化改革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定能以“中国之制”的新优势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新境界。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

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从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释放出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巨大活力。

破除与新发展理念不符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发展理念落实落地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

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既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又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必能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众智,汇众力,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必将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必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新时代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在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中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砥砺前行。

一次次运用制度力量激活发展潜力、应对风险挑战,表明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突破瓶颈、打破束缚,集聚起攻坚克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势能。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锤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定能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五)深化改革开放赢得战略主动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各国现代化。

新时代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造福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统筹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定能写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六)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有力解决了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推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蹄疾步稳,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阔步向前。

《决定》用“六个必然要求”集中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迫切需要”进一步作了概括凝练。

第一,这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要把党的XX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诸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第四,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次全会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抓住了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

从历史逻辑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面貌,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征程上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帜,也必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从这一意义上,十一届、十八届、二十届的三次三中全会,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历史意义,标注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清晰历史脉络,构成了我们党推动改革开放的“三部曲”。

从理论逻辑看,全会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两者紧密联系、内在统一。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过程中,不仅构建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党对改革的认识也实现新的飞跃,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我们学习《决定》全文,深切感受到,这是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新升华。我们也有理由坚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从发展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相比,现在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可以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主动抉择和战略之举,向国内国际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党的XX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直在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阐明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考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是历史接力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既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同党的XX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目标导向。“进一步”和“继续”,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与决心、使命与担当,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意志、责任担当,宣告了新征程的再出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关于思想旗帜

在思想旗帜上,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旗帜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尤其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握好、运用好其所蕴含的真理力量,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劲的思想动力。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改革规律,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新鲜经验,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二)关于发展理念

在发展理念上,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形成了我国发展建设全新气象。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发展离不开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到改革实践的各个方面,以理念之新增强改革之力,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以改革之力提升发展之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关于总基调和总要求

在总基调和总要求上,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稳是基本前提,进是必然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就是要在稳的前提下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既要认识到稳是主基调,是大局,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稳定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条件,保持全局稳定,才能保证系统全面的改革举措有序出台,也才能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推进、持续深化;也要认识到不进难以稳,只有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持续稳定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支撑。同时,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敢于突破思想观念的阻碍,从落后的、不适应实际发展需要的既定思维中解放出来,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以思想活力增添改革动力;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要及时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动向,以发展的眼光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敢动真格、敢硬碰硬,在改革的过程中见真招、求实效,进而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四)关于坚持大局意识

在坚持大局意识上,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把改革实践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上看,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地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在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中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从而提高对全局的把握、对改革的认识。同时,也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落实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让各领域的改革相互配套、各方面的措施协同发力,从而为改革赋能增效。

(五)关于着力点

在着力点上,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同时,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维护好公平这一“各社会中有机的、起调节作用的、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与需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六)关于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必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形成改革的合力;也要突出重点,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意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处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关系中,注重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这一最显著关系。同时,更要注重改革实效,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唯有如此,方能在尊重改革、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进一步提高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将其转化为改革的动能、发展的效能。

(七)关于新征程

在新征程上,必须完整准确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尤其是要全面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根本遵循,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把思想伟力转化为强劲的改革动力,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加行稳致远、更加光辉灿烂。

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明确目标和路径很重要。”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引领,目标就是动力。我们党成立10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科学谋划确定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以此指引全党全国人民的前进方向,凝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引领党和国家事业阔步前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相比,在前面增加了“继续”两字,表明我们党在改革上道不变、志不改和接续奋斗的坚定决心。

通过“七个聚焦”对总目标作了具体展开,明确“到二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可以从3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目标指向看,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这个总目标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我们推进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都要聚焦于这个总目标、服务于这个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XX大及党的十九大以来有关中央全会都对改革作出接续安排,既有改革任务的递进深化,也有对以往理论制度实践成果的整合提升,但不管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怎么深化、怎么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一以贯之的。《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再次亮明我们党领导改革的目标导向,再度宣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决心。

第二,从实现路径看,需要牢牢把握“七个聚焦”分领域有重点地推动改革目标实现。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总目标引领下统筹部署、分领域推进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向和工作重点,使各领域改革既有总目标引领,又有针对本领域的具体目标指引,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有利于改革全线作战、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决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七个聚焦”,增加了安全领域,对各领域目标要求也与时俱进作了丰富和完善。比如,经济领域“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政治领域“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社会领域“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生态文明领域“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安全领域“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党建领域“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出“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些目标要求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既准确领会每个“聚焦”的鲜明指向和丰富内涵,又对照总目标把握好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各领域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效应。

第三,从时间安排看,改革目标需要有计划推进、分阶段实施。

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分步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改革总目标同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干,蹄疾步稳、有力有序地推动改革,各个阶段任务如期完成,向着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断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实践证明,这样的推进方式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改革实际,是富有成效的。《决定》提出到2035年的目标,这是同党的XX大作出的战略安排相匹配、相衔接的,各领域各方面改革都要奔着这个目标前进。具体实施上,《决定》以5年为期,按照到2029年这个时间段来提出改革任务,就是要稳扎稳打,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落实,积小胜为大胜。

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六个坚持”)

《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

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运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第一条,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原则居于统领地位的重要一条,深刻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宝贵经验。办好中国的事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稿(详细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