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目标/指标
二、任务与举措
(一)学校重点工作任务
1.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
2.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3.打造创新服务平台
4.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5.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6.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7.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8.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9.推进升本建设任务
10.不断提升保障能力
(二)本部门重点工作任务(6-8项)
1.严格按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组织实施教学
2.组织各个教学环节、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期末教学总结
3.加强本系专业建设
4.制定本系科研工作计划
5.抓好本系教师的教育、使用、管理和培训
6.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就业指导等工作
7.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和本系实际
8.按照政策规定和财务制度要求
2023年医学系工作计划
依据学校工作要点提出的目标任务,相关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推进计划,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要求,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目标/指标
——争创校级标杆党总支1个、省级样板党支部1个
——培育全国党建工作标杆系部、样板党支部
——培育、申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
——创建“一系一品”思政工作品牌1个
——培育2项省级教学成果,力争1项国家级高水平教学成果
——加强高水平临床医学专业专业群建设
——举办国家级培训“课程实施能力提升”项目1项
——举办河北省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技能操作大赛
——举办校级临床专业学生临床专业课程执考知识竞赛
——加强“1.5+1.5”教学医院教学管理(评教、考核、排名)
——临床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达≥40%,力争达≥50%
——培育、遴选1-2个以上省级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1-2门
——遴选2-3个具有卫生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立项“三教”改革研究与实践省级课题1-2个
——建设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2门,完成课程资源制作任务
——混合式教学课程比例≥90%
——建成1个校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年社会培训≥5000人次
二、任务与举措
(一)学校重点工作任务
1.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1)推进党建“领航工程”
按学校党委要求,持续推动、落实党建“领航工程”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对标争先”活动,依据“六个过硬”“五个到位”“七个有力”要求,制定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四大”计划。
争创校级标杆系部、1个校级样板党支部;培育全国党建工作标杆系部、样板党支部,培育、申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相应项目申报遴选。
大力培育党建品牌,继续实施“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工程,开展“党建+”系列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双高建设、提质培优”的目标任务相互融合、同向同行。
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育”计划,重点加强业务型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
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将要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发挥党建育人功能。
(2)推动“三全”育人工程
深入落实创建“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工作方案,完善“十大”育人体系,推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格局。
2.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1)落实国家教学标准
组织“专业教学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路径与方法”培训研讨,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与逻辑。
做好2023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实施与审核,加强方案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2)推进“三教”改革
深化教法改革。推进课堂教学革命,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培育、遴选1-2个以上省级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确定案例名称、所属课程、案例网址。以教学能力比赛为引领,推动学校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立项“三教”改革研究与实践省级课题1-2个。
(3)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实施医学系“1+1+1”课程思政提升计划,即开展“一堂思政示范课及研讨”活动、评选“一批优秀思政案例”、培育1-2门校级思政示范课、力争培育1门省级思政示范课。
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系列学习活动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结合专业知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教学,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4)提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提高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40%以上,力争达到50%以上。
3.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技术服务含金量
(1)凝练优质教学成果
邀请专家对培育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团队进行指导,集中力量持续锻造打磨教学成果,培育1-2项省级教学成果,力争1项国家级高水平教学成果。
4.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筑牢人才培养基石
(1)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持续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质量。
按照学校“专业群建设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形成考核结果运用长效机制。注重质量效益、产教融合、师资队伍、课程与教材、国际合作、特色创新等核心指标的建设,明确绩效,力争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
根据“双高”建设要求,集中力量推动国家临床医学专业群建设,制定2023年度工作推进计划,围绕专业群9个方面建设内涵,拟定建设绩效指标,不断强化特色和优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进展情况中期检查,以专业群建设牵动人才培养规格、基地建设、队伍建设、标志性成果培育等关键领域的建设和改革。
(2)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制定、落实各专业2023年建设发展计划,促进专业水平提升。加大与医教联合体的深入合作,落实人才培养责任制度。
(3)推进高水平学校建设
以“双高计划”为引领,落实建设方案任务,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加强项目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