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做法
(一)XX县第三人民医院
(二)XX新里程老年医院
(三)XX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XX市XX医院
二、经验启示
(一)转变发展理念
(二)完善配套政策
(三)强化人才支撑
(四)注重上下联动
三、工作建议
(一)找准功能定位
(二)加强政策支持
(三)强化人才保障
(四)加强协同联动
关于二级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调研报告
由于面临“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三甲”的困境,二级医院医疗业务量不足,经营压力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市内外部分二级医院探索开展医养结合业务,以期获取生存发展。为推动我市二级医院更好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市委政研室对市内外部分二级医院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特色做法
聚焦二级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我们选取了几家有代表性的医院,系统梳理了其经验做法。
(一)XX县第三人民医院。XX县第三人民医院通过主动调整定位、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了慢性病管理、康复医疗、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居家社区上门服务“五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成功获评河南省“五个100”医养结合实践样板、河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一是转变发展思路。XX县第三人民医院前身是城关镇卫生院,综合实力较弱、医疗服务特色不明显,面临较大生存压力。为摆脱困境,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赴先行地区调研取经,深入挖掘本院老年医学科、康复学科优势,最终确定“创建老年专科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方向。医院在改造提升原文明路院区(城关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先后建设灵山院区(医养结合中心)、人民路院区(老年综合医院),构建形成“一院三区、一体运转”的发展格局。其中,城关镇卫生院主要提供和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老年综合医院主要提供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综合性医疗服务,医养结合中心主要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周期医养结合服务。二是完善服务体系。设置老年人健康评估中心,加强对老年人的形态评估、认知功能评定等,根据评估结果为老年人精准定制服务方案。实施分类照护模式,组建由中西医全科医生、康复医生、营养师、护士等组成的专业医护团队,为失能、半失能、长期慢病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疾病恢复期、骨折康复期老人提供短期照护及康复养老服务,为疾病终末期老人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医养需求。医院积极推进智慧医养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县内6个社区邻里中心、16家敬老院、2家养老公寓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巡诊及就医绿色通道协议,实现“机构+社区+居家”医养服务全覆盖。三是探索医养同床切换。过去医院的医疗区和养老区分开管理,入住养老区的老年人一旦需要医疗救治,应按程序转到医疗区并重新办理入院手续,否则治疗费用无法享受医保报销,过程较为繁琐。20XX年,县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出台《关于XX县第三人民医院(XX县医养结合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同床切换(衔接)试点工作的批复》,支持医院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展医养同床切换试点。医院制定规范化的医养同床切换服务流程,当入住养老床位的老年人需要接受医疗救治时,该床位在评估后即可转为医疗床位,老年病患病情稳定符合出院标准后,医疗床位重新转换为养老床位,期间的医疗费用可以享受医保报销,真正实现“病时治疗、平时照护”,有效提升了医养结合服务的连续性和便利性。
(二)XX新里程老年医院。XX新里程老年医院前身为中信重工职工医院,该医院位于涧西区,曾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因经营问题存在患者流失、医护人员薪资发放困难等情况。20XX年,随着国企改革,该医院被新里程健康集团收购,探索谋求新的发展路径。一是明确发展方向。医院前期广泛开展调研,发现涧西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20%,对医疗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较高。基于以上情况,明确了医院做老年医院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老年医院+老年照护中心”医养结合运营模式。二是强化专业功能。医院从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提升入手,投资XX多万元对院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根据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多病并存等特点,增设老年学科、康复护理及老年照护等医疗学科。通过外引内培构建一支老年医师、老年护理和养老照护专业团队,有效满足老年群体的特殊医疗需求。为推进医疗和养老平稳转换,建立健全医疗科室和老年照护中心双向转换机制,设定医疗区和养老区床位转换标准,根据老年人病情变化评估结果进行床位转换,完善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确保“医”、“养”信息实时互通、结果共享,实现医养无缝对接。三是拓展业务板块。医院深入社区开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与社区签订《共建老年健康优质服务社区协议》,在西苑社区、重二社区等4个社区的邻里中心建立“邻里诊室”,利用“健康XX”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开展“菜单式”院外门诊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病床“院外病房”服务试点,实现社区老年人看病康复护理“院内、院外,门诊、病房”无缝衔接。同时,医院与周边12家养老机构签订健康服务协议,为养老机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就医绿色通道,最大程度拓展服务覆盖面。截至目前,新里程老年医院已成功创建三级老年医院,老年照护床位入住率稳定在100%,实现收支平衡、良性运转。
(三)XX市第六人民医院。从一家濒临倒闭的二级医院到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XX市第六人民医院坚持“大病可医、小病可疗、无病可养、居家可护、临终可孝”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发展的服务体系,已累计服务失能失智和临终关怀老人近5万人次,常年入住率超过95%,年业务收入过亿元。一是找准错位发展优势。XX市第六人民医院前身为湖南省总工会XX职工疗养院,曾尝试走综合医院的发展路径,但始终难有起色。2009年,医院年收入不足300万元,人才流失、业务停滞,发展举步维艰。医院党委经多方调研,一致认为XX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养老服务需求量大、专业医养机构缺乏,医院在康复医学、医疗照护等方面有良好的技术与人才基础,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医院将打造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建设一流医养结合机构作为战略目标,积极推进管理标准化、团队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环境适老化,目前已探索形成“持续医养”、“以医助养”、“短照医养”、“智慧医养”等多种医养结合模式。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中率先设立养老护理员工作部,统筹负责养老护理员日常管理、培训、输出等工作。分级设置普通护理员、护理主管、护理组长等岗位,同时参照市场化水平确定薪酬待遇,拓宽职业晋升渠道,不断提高养老护理员岗位吸引力和稳定性。医院与XX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建设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创办全国首个“医养订单班”,培养了一批专业化、年轻化的医养服务人才。三是用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作为XX市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护理机构,医院积极用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于通过失能评估且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的参保人员,基础护理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支付70%,减轻失能老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推动更多老人选择该医院接受医养结合服务,进一步带动了医院医养结合业务的发展。
(四)XX市XX医院。XX市XX医院位于XX市XX镇,是全镇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曾因没有医养床位、老年人医治后无法及时出院,导致医疗床位周转率偏低。为解决此问题,XX医院于20XX年成立医养护理机构XX医院护理院,按照“院中院”模式进行管理,将全院近50%床位转为医养结合护理床位,专门为老年患者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医院实现良好发展。一是明确功能定位。XX医院以“医养服务”为重要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明确以“老年病”学科为引领,促进中医、康复、骨科、内科等专科发展,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