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望奋进路
(一)脱贫成果得到新巩固
(二)乡村产业实现新发展
(三)乡村面貌发生新蝶变
(四)治理效能获得新提升
(五)干部队伍经受新锤炼
二、聚焦新征程
(一)这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答卷
(二)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三)这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
(四)这是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
三、找准发力点
(一)筑牢防止返贫的“堤坝”
(二)点燃产业兴旺的“引擎”
(三)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
(四)绘就宜居宜业的“画卷”
(五)建强基层组织的“堡垒”
四、提振精气神
(一)驻村干部要争当“领头雁”
(二)选派单位要当好“强后盾”
(三)管理部门要用好“指挥棒”
(四)基层减重要立下“铁规矩”
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各位驻村干部和基层的同志们作了很好的发言,讲得很实在、很生动,也很有启发。这次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就是深入交流一段时期以来我们驻村帮扶工作的成效与经验,分析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宣讲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推动全市驻村帮扶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回望奋进路,驻村帮扶硕果盈枝,必须认真总结、倍加珍惜
过去几年,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全面开启的关键时期。全市广大驻村干部坚决响应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号召,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奋战一线,与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广大农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乡村,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践证明,驻村帮扶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举,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一)脱贫成果得到新巩固。大家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紧盯重点人群,健全监测机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了不让一户一人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掉队。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这背后,是无数次的入户走访、是精准到人的政策落实、是动态排查的严谨细致。比如,在强化动态监测帮扶方面,很多工作队建立了定期走访排查机制,确保了对易返贫致贫风险点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乡村产业实现新发展。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大家围绕“产业兴旺”目标,因地制宜,各显其能,千方百计引项目、育主体、拓市场。有的村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了特色种养业;有的村借力帮扶单位,引入了农产品加工项目;有的村盘活闲置资产,发展了乡村旅游、电商等新业态。就像安阳市的驻村第一书记们,他们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有的村集体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找准路子、久久为功,乡村产业就能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为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带来源头活水。
(三)乡村面貌发生新蝶变。大家从群众最急迫、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中。争取资金项目,修路架桥、治污改厕、美化家园,许多村庄告别了“脏乱差”,迎来了“洁净美”。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广场、体育设施等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就像有些地方争取资金修整道路、改造旧房,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这种变化,不仅是环境的提升,更是农民生活品质的飞跃,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治理效能获得新提升。大家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帮扶的重中之重,协助乡镇(街道)党(工)委配强村“两委”班子,发展年轻党员,规范组织生活,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彰显。同时,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乡风文明。有的驻村工作队还推动建设红色议事厅、农家书屋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正是通过这些扎实的工作,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更加牢固,乡村社会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好局面。
(五)干部队伍经受新锤炼。驻村帮扶既是任务,也是机遇。广大驻村干部在条件相对艰苦、情况错综复杂的农村一线,经受了风雨,开阔了视野,磨砺了意志,增长了做群众工作、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正如有的同志所体会到的,越是深入基层,越能理解农民的淳朴真诚,越能看到乡村发展的潜力,自己也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价值。这支经历过基层淬炼的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部分村庄产业基础仍较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乡村治理效能还有提升空间;少数驻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适应新阶段的要求。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新征程,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必须提高站位、担当使命
当前,“十四五”规划实施进入关键阶段,“十五五”宏伟蓝图即将展开,乡村振兴战略也进入了全面深入推进的历史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其中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自觉从“十四五”时期的伟大成就和“十五五”规划的蓝图擘画中,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对“三农”工作的最新判断和重大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新时代驻村帮扶工作,意义非同寻常。
(一)这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答卷。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驻村帮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承载着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作,切实增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把驻村帮扶作为一项业务工作,更要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实抓好,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负责。
(二)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仍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仍是农村发展不充分。驻村帮扶工作是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广大驻村干部处在城乡联系的关节点上,要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纽带,积极推动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更多更好地注入乡村,助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乡村基础。
(三)这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驻村干部下沉到村,不仅带来了项目和资金,更注入了新的治理理念和工作方法。要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特别是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文化浸润、品德培育,推进乡村组织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四)这是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基层一线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熔炉”和“经验交流”。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为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提供了宝贵平台。要把驻村帮扶作为熟悉民情、汲取智慧、提升能力的重要契机。引导广大干部自觉在处理复杂矛盾中学会统筹协调,在解决群众难题中厚植为民情怀,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