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心得体会VIP免费

提纲:

一、深刻领会《条例》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督察的定位和原则

  (二)督察的对象和内容

  (三)督察的程序和方式

三、学习《条例》对实际工作的启示

  (一)增强环保责任意识

  (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三)强化问题整改落实

四、推动《条例》在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宣传力度

  (三)严格责任追究

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和重要法治保障。通过深入学习该条例,我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感悟。

一、深刻领会《条例》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的实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它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定位和职责,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督察工作,督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以某地为例,过去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足,一些企业违规排放污水,导致河流污染严重,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居民生活也受到影响。《条例》实施后,督察组进驻,对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严格督察,督促其落实环保责任。政府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企业也积极整改,安装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河流生态逐渐恢复,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充分体现了《条例》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它构建了科学、规范、高效的督察工作机制,明确了督察的对象、内容、程序和方式,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以往的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着各部门职责不清、工作协同性差等问题。例如,在一些跨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上,不同地区的环保部门相互推诿责任,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条例》明确了督察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承担生态环保工作的中央企业等,厘清了各方责任。同时,规定了督察的程序,从督察准备、进驻、报告、反馈到整改落实等环节都有详细要求,这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效能,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条例》聚焦这些突出问题,通过督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地方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比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些地区存在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达标、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等问题。督察组通过现场检查、监测等方式,精准发现问题,并督促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对一些黑臭水体整治不力的地区,督察组要求相关部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排污企业的执法力度。它以严格的问责机制为保障,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从而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督察的定位和原则

《条例》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督察工作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科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严肃问责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了督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使督察工作能够紧密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展开。

坚持问题导向,要求督察工作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不回避、不敷衍。例如在对某化工园区的督察中,重点关注园区内企业的废气、废水排放问题,以及危险废物处置情况。坚持精准科学,意味着在督察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督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技术,对一些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督察结果客观真实,不夸大、不缩小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以事实为依据,准确判断责任。坚持严肃问责,对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失职失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督察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二)督察的对象和内容

督察的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承担生态环保工作的中央企业等。督察的内容涵盖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以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情况等方面。地方党委和政府作为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政策措施。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好各自的生态环保职责。

例如,环保部门要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监管等工作。承担生态环保工作的中央企业,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督察内容还包括对一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检查,如对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督察的程序和方式

《条例》规定了督察的程序,包括督察准备、督察进驻、督察报告、督察反馈、移交移送、整改落实等环节。在督察准备阶段,督察组会收集大量的资料,了解被督察地区或单位的基本情况,梳理可能存在的问题线索。在督察进驻时,采取听取汇报、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现场抽查、下沉督察等多种方式。通过听取汇报,了解被督察对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情况;调阅资料可以发现一些文件落实不到位、数据造假等问题;个别谈话能从不同角度了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走访问询和受理举报则能充分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现场抽查和下沉督察可以直接查看企业、项目的实际环保情况。

督察进驻结束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