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全面加强县级党校建设4
3.建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中心6
4.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xx大地落地生根8
5.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健全基本培训体系10
6.坚持排头兵标准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基本培训12
7.在国资央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展现党校担当14
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发言材料汇编(7篇)
目录
1
.把党的领导贯穿边疆民族地区党校办学治校全过程 2
2.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全面加强县级党校建设 4
3.建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中心 6
4.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xx大地落地生根 8
5.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健全基本培训体系 10
6.坚持排头兵标准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基本培训 12
7.在国资央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展现党校担当 14
	
把党的领导贯穿边疆民族地区党校办学治校全过程
强化党委“办党校”的政治责任,旗帜鲜明加强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要求,层层压实各级党委抓党校工作的主体责任。一是推动各级“一把手”兼任党校校长,带动xx个盟市、xxx个旗县委书记全部兼任党校校长,组织部部长协助分管党校工作。二是推动党校工作纳入党委部署,列入党建年度目标考核、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制定出台《全区党校(行政学院)创新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xx项具体举措,分年度制定工作要点。三是推动三级党委贯通一体办党校,设立党校工作处,加强对市、县党委办党校的指导和帮扶,构建省、市、县三级党校业务一体共建、班次统筹安排、课程统一设置、师资统一培养的工作格局。
强化党委“管党校”的改革责任,推动党校在服务办好两件大事中彰显独特价值。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从严治校和质量立校。一是健全基本培训机制,提升为党育才水平。实施基本培训扩面提质行动,启动“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教育培训项目,统筹编制三级党校党性教育教学大纲。二是建设决策咨询智库,提升为党献策水平。推行“党校+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研究模式,成立边疆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研究中心,组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等xx个专业研究团队。三是深化办学机制改革,提升从严治校水平。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健全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创新实施“招标竞课、择优主讲”的课程生成准入制度,制定学员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办法,建设“智慧校园”,优化考评方式。
强化党委“建党校”的保障责任,全面夯实边疆民族地区党校发展基础。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支持党校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党校布局。横向统筹各领域教学资源,成立直属机关、高校、企业等x类行业系统基层党校;纵向实施县级党校分类建设,通过成立教育联盟、片区协作等方式联合办学。推动盟市党校与xx区级党校结对共建。二是构建“双师”体系。建强专职教师队伍,实施党校系统教研新秀、社科英才、教学名师“三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用好兼职教师资源,建立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等兼职教师人才库。三是改善办学条件。足额保障各级党校办学经费,调整党校事业序列人员绩效工资水平。推动各地盘活用好国有资产,有力保障边疆民族地区党校事业的长远发展。
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全面加强县级党校建设
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切实扛牢县级党校建设政治责任。省委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把县级党校建设列入党委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内容,进一步压实责任,加紧推动县级党校锻长补短、规范提升,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今年以来先后x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和若干次专题会,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县级党校建设提升基本培训质量的若干措施》,推动解决县级党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委分管负责同志深入县级党校实地调研,指导推动各地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属地责任,一线推动、全力落实,用心用情用力耕耘党校事业“责任田”。全省各级形成齐心合力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新格局,县级党校工作呈现新局面。
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破解党校发展难题。一是全面摸清底数。省委组织部牵头,对全省xxx所县级党校进行x轮次的摸底调研,深入了解基本培训落实情况,精准测算培训对象、办班数量、教室容量和食宿规模,切实把底数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二是科学制定方案。指导各县拿出具体方案,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市委审核把关。三是强化调度指导。省、市、县三级均成立由组织部、党校牵头,发改、自然资源、住建、人社、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定期调度、协调推进。
统筹资源、扎实推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坚持“硬件提标”和“教学提质”双向发力,推动县级党校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培训提质增效,走好内涵式发展路子。一是挂好用好分校牌子。统筹班次课程、时间空间和区域强校,采取领导包联、部门帮带、师资下沉等方式,协助县级党校完成基本培训任务。二是有效改善办学条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部分县级党校无法集中封闭培训的问题正在得到有力解决。三是着力提升课程质量。坚持同质等效,春季学期全省县级党校使用中央党校优质课程资源xxxx次,占到总课程的xx%。省、市、县三级党校“同备一堂课”,共同研发特色课程,持续联动开展“追寻足迹学思想促践行”教学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四是全面强化师资力量。采取“县级调剂、市级统筹、省级兜底”方式,加快配齐薄弱校师资力量。通过师资培训班和“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等,实现县级党校教师轮训全覆盖。
建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中心
深化思想溯源,打造学思践悟的生动场景。着眼传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留给xx的宝贵财富,xx省委引导党员干部在循迹溯源中贯通领悟真理伟力。一是沉浸式悟学。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影像等素材,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实施“八八战略”等生动事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大理论的现场实景,贯通全省xxx个现场教学示范点和xxxx多个现场教学阵地。二是启发式教学。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编写计划,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的探索与实践”等精品好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xx工作期间的标志性思想观点打造xx门主题微课。三是思辨式研学。挖掘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xx工作期间以科学思维方法作决策抓工作的生动实践,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
实化基本培训,构建系统集成的教学体系。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主题主线,发挥教研中心学习阵地、研究平台、要素支撑的作用,切实上好主课、首课、必修课。一是完善内容体系。依托教研中心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提升工程,结合xx实际完善课程架构,推出《“千万工程”干部读本》等主题教材。二是优化方法体系。推广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方式,创新推出共富善治大讲堂,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论述,采取线下授课、线上直播方式实现全省共享。三是建强阵地体系。坚持把教研中心作为理论教育的鲜活课堂,组织省委党校主体班、各类专题班学员到教研中心现场学习上“第一课”。抓好优质教学资源下沉共享,推动理论武装在各级党校同质等效落实。
强化改革牵引,提升理论武装的整体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一是探索理论教学新模式。创新“学界讲理论、政界讲政策、业界讲实践、学员讲体会”,深入开展理论阐释、现场解说“双课双讲”,让理论教育活起来、实起来。二是健全教研一体新机制。深化“以教学为中心,教研咨宣育一体化”改革,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及时推动研究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是激发师资队伍新活力。建立集体备课、竞课等机制,明确要求省委党校所有新进教师,必须先学会讲教研中心这堂现场课。深入实施“名师工程”,开展教学观摩、跟岗实训,不断提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阐释能力。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xx大地落地生根
用足富矿资源,增强理论武装的强大吸引力。深挖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一是建强特色学习阵地。系统打造“x+N”特色学习阵地,“x”就是在省委党校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室,全景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N”就是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搭建系列特色学习载体。二是开发特色学习教材。深入实施“探源计划”,编写出版特色教材及实践案例汇编,总结提炼做法成效,让党员干部在xx大地的精彩蝶变中深刻感悟真理力量。三是打造特色学习课程。精心开发“总书记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和实践”“跟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