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一)聚焦体系建设
(二)聚焦两个覆盖
(三)聚焦服务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组织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拓展
(二)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三)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机制有待健全
(四)党务工作力量和要素保障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固本强基”行动
(二)实施“先锋引领”行动
(三)实施“融合赋能”行动
(四)实施“聚力保障”行动
XX开发区关于2025年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结报告
2025年以来,XX开发区党工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紧密围绕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着力扩大“两个覆盖”,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2025年,XX开发区党工委始终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强化保障,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聚焦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一是健全立体化领导架构。构建了“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综合党委—非公企业党支部”三级纵向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同时,横向建立“党组织领导、群团组织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通过这种立体化工作体系,确保了党工委的决策部署能够直达基层、一贯到底。
二是优化党组织班子配备。持续深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积极推荐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经营管理的企业出资人或业务骨干进入党支部班子,担任党组织书记。截至目前,已推荐34名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企业管理层与党支部班子成员的交叉任职比例高达94.4%。同时,健全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协同议事机制,推行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董事会、经营班子会等重要会议制度,有效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有声音、有作为”。
三是着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秉持“一企业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党建+产业服务”新体系。针对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不同产业链的特点,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精准对接党建资源与企业需求,搭建开放式党建交流平台。例如,XX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党委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打破企业间的壁垒,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二)聚焦两个覆盖,组织基础持续夯实
一是精准摸排确保底数清晰。党工委联合经济发展、投资促进、市场监管、税务等多个职能部门,建立季度性“地毯式”联合摸排机制。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掌握辖区内非公企业的经营状况、职工人数、党员数量及党组织组建情况,建立并动态更新“一企一策”管理台账。2025年以来,共计摸排非公企业189家,其中符合“三有”组建条件的“三有”企业达82家,为精准推进组织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灵活设确保组织应建尽建。根据摸排情况,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推进党组织建设。对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企业,指导其单独成立党支部;对党员不足3人或暂无党员的小微企业,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今年以来,累计新组建联合党支部12个,覆盖企业72家。同时,对于新入驻的企业,党建工作同步跟进,确保党的组织覆盖不留空白。
三是深化指导确保工作有效覆盖。针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园区定期选派经验丰富的机关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联系指导企业开展党的工作、培养发展党员,为后续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今年已通过此方式帮助2家企业成功建立党组织。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委派18名机关党员干部指导企业建立群团组织72个,覆盖企业110家,将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延伸至更广泛的职工群体中。
(三)聚焦服务保障,发展动能充分释放
一是健全制度化考核体系。制定并实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配备标准、活动经费的管理使用要求,并将党建成效与企业评优评先、政策扶持等挂钩。通过定期通报考核情况、列出问题清单、督促限时整改的方式,形成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质量。
二是强化精准化人才保障。党建工作与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组建XX开发区招才引智工作组,聚焦园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远赴XX市、XX市、XX市等人才富集地区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超过100场。同时,在本地组织大型综合性招聘会、校园专场宣讲会等活动50余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各类大学毕业生1000余人。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各类人才1.9万人,其中培育入选省“XX英才”计划人才9名、市“XX之星”项目人才7名。此外,与XX大学、XX大学等3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三是创新多样化活动载体。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核心,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与内容。常态化开展“党建+税务”、“党建+法律”等主题共建活动,邀请专家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法律咨询。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人才交流会”,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和“用工难”问题。设立“党员先锋岗”,开通党员帮办代办“绿色通道”,推行企业“点单”、党建指导员“领单”的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政策宣讲、安全环保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85余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要素保障、项目审批、用工短缺等实际问题253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得到充分彰显,绘就了党建引领、政企同心的生动画卷。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期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和破解。
(一)组织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拓展
当前,党组织覆盖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和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但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初创型科技企业以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织覆盖的力度尚显不足。这些企业规模小、人员少、分布散,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党员,采取常规方式建立党组织难度较大。此外,部分已建立的联合党支部,存在联系松散、活动不规范等问题,“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的深度仍需加强。如何将这些“点状”分布的党员和企业有效纳入组织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
(二)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随着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和一线产业工人流动频繁,导致“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现象较为突出。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未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