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XX市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回顾过去

二、审视当前

三、聚焦未来

XX市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传达落实全国、全省有关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成效,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为在新征程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XX实践,提供更为坚实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明支撑。就在前不久,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市成功摘得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这块沉甸甸的牌匾,凝结着全市人民的心血与汗水,标志着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创城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一、回顾过去,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卓越成就与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精神文明建设置于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全市上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新进展、新成效。

第一,创建体系实现了系统性重塑,工作格局更加健全有力。我们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着力构建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宣传、城管、交通、教育、文旅等各部门协同作战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链条,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执行有力的强大合力。这种体系化的推进方式,确保了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有回音,为创城成功和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化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第二,创建成果实现了全民性共享,文明成色更加可感可及。文明,最终要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市民的每一张笑脸上。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持续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老旧小区等专项整治行动。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一轮创建周期启动以来,全市累计改造老旧小区超过150,惠及居民约6万户;新增和优化公共停车位超过2.8万个;新建改建城市绿道、碧道近200公里。如今的XX,道路更宽阔、环境更整洁、秩序更井然,一座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宜居之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变化,市民看得见、摸得着,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第三,文化根脉实现了创造性活化,城市底蕴更加厚重绵长。XX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近年来,我们完成了对XX古城墙、XX书院等一批重点文物的抢救性修缮与保护性开发,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同时,高标准建成了市博物馆新馆、市文化艺术中心、智慧图书馆等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年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超过5000场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供给水平大幅提升。城市的“根”与“魂”得以滋养,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其中凝结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定盘星”;二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源”;三是必须坚持价值引领,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导航灯”;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五是必须坚持常态长效,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命线”。 公↑文思享文库原☆创文章

二、审视当前,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阶段与新要求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城成功不等于文明建成,测评“过关”不等于工作“毕业”。当前,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即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的深度跃升转变期。

创建文明城市”,更多是对照指标体系,补短板、强弱项,解决的是城市硬件和管理上的“硬伤”,目标是拿到“入场券”。而“建设城市文明”,则是一个更高层次、更广内涵、更长周期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注城市的外在“颜值”,更追求内在的“气质”;不仅要求设施的完善,更要求市民素养的提升;不仅致力于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更致力于社会风气的整体向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文明自觉。

面对新阶段新要求,我们还必须正视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一是城乡发展的平衡性有待加强。当前“城强乡弱”的现象依然存在,城市文明的辐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部分乡镇、农村在环境卫生、乡风文明、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全域文明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二是精细治理的水平有待提升。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交通拥堵、停车难、流动摊贩管理等“城市病”依然是治理的难点。部分区域和领域的管理还存在粗放化、运动式的问题,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仍需巩固完善。三是市民的文明素养有待深化。尽管整体市民素质有了长足进步,但乱扔垃圾、闯红灯、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仍时有发生。如何将文明规范内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将道德要求转化为群众的普遍遵循,依然任重道远。四是精神文化的供给质量有待提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我们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还不够充分、不够均衡,具有XX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仍然偏少。

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前进中的挑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XX市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