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恪守公心
二、扎根基层
三、履职尽责
在XX市委组织部竞争上岗会议上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文章来自公←文思↑享文●库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对组织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对事业追求的坚定信念,站在这里,竞聘组织科科长这一充满光荣与挑战的岗位。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从一名乡镇基层干部,到有幸在州、市两级党委办公室跟岗学习,一路走来,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是领导的关心与教诲,是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得以不断成长和进步。此刻,站在这里,我愿将自己对组织工作的思考、实践与未来的规划,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作一汇报。
一、恪守公心,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铁军
组织科作为市委组织部的核心业务科室,是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一线指挥部”和“关键枢明枢”。在我看来,组织科科长这一岗位,承载的不仅仅是上传下达、统筹协调的职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它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科学、公正、精准的干部工作,为XX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首先,组织科是干部工作的“参谋部”。它需要站在全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洞察干部队伍的现状、优势与短板,精准研判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对干部的需求。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如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任务,提前谋划、精准布局,为市委在干部选拔任用、班子配备优化等重大决策上,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方案。这要求科长必须具备宏观的视野、系统的思维和深刻的洞察力。
其次,组织科是选贤任能的“操盘手”。从干部的日常了解、分析研判,到动议、民主推荐、考察,再到讨论决定、任职,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谨细致、环环相扣。这其中,“公道正派”是生命线,“精准识人”是基本功。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干部的政治忠诚、能力素质、担当精神和廉洁底线;如何打破“圈子文化”和“人情干扰”,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是组织科工作的核心挑战,也是其价值所在。
最后,组织科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干部选拔出来,更要管理好、激励好。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如何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锐意创新的干部撑腰鼓劲;如何加强对干部的全周期管理,既从严监督,又体现组织的关心关爱,激发干部队伍的一池活水,让“躺平者”无处遁形,让奋斗者有为有位,这是组织科在新时期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因此,组织科长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应是制度创新的探索者和干部队伍活力的激发者。
二、扎根基层,砥砺多岗蓄积担当作为的实践力量
回顾我的工作经历,虽然平凡,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这些经历,是我今天敢于站在这里,竞聘组织科科长职务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第一,四年乡镇工作,让我深谙基层、情系群众。乡镇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锤炼干部的“大熔炉”。我在乡镇工作的四年里,先后负责政工、财务和党建办工作。这段经历让我对基层运转的逻辑、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了最直观的体察。负责财务工作,让我养成了严谨细致、精打细算的作风,懂得了每一分财政资金都来之不易,必须用在刀刃上。负责政工和党建办工作,则是我与组织工作的初次结缘。当时,我所在的XX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党组织覆盖率不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牵头实施了“红色引擎”专项行动,通过“拉网式”摸底排查、“一企一策”精准组建、“行业相近”联合覆盖等方式,历时两年,成功将全镇“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从起初的36.5%提升至75%以上有效扩大了党在新生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熟悉了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更让我深刻理解到,组织工作必须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必须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才能彰显其生命力。
第二,一年跟岗锻炼,让我提升了站位、拓宽了视野。在XX州委办和XX市委办的跟岗锻炼,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宝贵的“充电”和“赋能”。在更高层级的机关,我参与了多项重要文稿的起草、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以及大型会议的协调服务工作。这段经历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格局。我开始学着跳出具体事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理解一项决策从酝酿、调研到出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