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视成绩与差距
二、聚焦目标与任务
三、着眼长远与未来
四、强化责任与担当
在XX集团2025年投资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集团召开2025年度投资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全面复盘前三季度的投资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精准部署第四季度的攻坚任务,并对“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规划进行前瞻性思考与动员。时间已进入年度收官的关键阶段,各项工作的紧迫性不言而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差距,客观研判当前投资工作新形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集团上下围绕年度目标,积极作为,推动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第一季度,我们实现了投资“开门红”,完成投资额25.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5%,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7月底,累计完成投资已超过52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集团各级单位、全体干部员工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需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根据战略投资部通报的情况,截至9月底,集团累计完成投资约90亿元,距离全年150亿元的投资总目标,尚有60亿元的巨大缺口,完成率仅为60%。这个数字清晰地表明,我们的工作进度与年度序时要求相比,存在显著差距。第四季度需要完成全年40%的投资任务,压力之大、任务之艰,前所未有。
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影响,但更多的是我们自身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紧迫感和压力感传递不足。部分单位对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清,存在“前松后紧”、等待观望的消极心态。对市场机遇的敏感性不强,对项目推进的紧迫感不够,导致工作节奏缓慢,未能形成“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攻坚态势。
二是项目谋划深度不够,优质增量储备严重匮乏。现有项目库中,能够在本年度内形成有效投资的重大项目偏少,特别是能够迅速拉动投资增量的大体量、高能级产业并购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储备不足。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研究不深,导致在并购机遇出现时,反应迟缓,决策犹豫。
三是项目推进力度不够,执行效率与目标要求存在温差。部分在建项目进度未达预期,项目前期工作的堵点、难点未能及时疏通。一些子公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统筹协调能力偏弱,资源整合效率不高,导致投资计划无法按期转化为实际投资额。投资信息系统的填报与管理也不够规范,存在数据延迟、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集团层面的精准调度与决策。
四是专业能力建设不够,人才支撑与发展需求尚有差距。面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新要求,我们的投资团队在资本运作、产业并购、新兴业态研判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高水平的复合型投资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集团投资发展能级提升的关键瓶颈。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对这些差距和问题,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决不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第四季度是决定全年成败的冲刺阶段,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唯有迎难而上,以超常规的决心和举措,奋力一搏。
二、聚焦目标与任务,全力打赢第四季度投资攻坚战
距离年底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完成60亿元的投资任务,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各单位、各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精准发力,确保年度目标圆满收官。
第一,强化目标刚性约束,层层压实攻坚责任。集团下达的年度投资目标是硬指标,不是参考值。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投资任务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将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一个层级、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要将年度投资任务分解到月、责任到人,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月盘点”的工作机制。集团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督导,对进度迟缓的单位要亮牌警告、挂牌督办,形成强有力的倒逼机制。
第二,狠抓项目落地转化,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要全面梳理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于在建项目,要集中资源要素,破解前期手续、征地拆迁、资金拨付等环节的“中梗阻”,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对于已签约但未开工的项目,要成立工作专班,集中攻关,确保在第四季度能开尽开、应投尽投。同时,要狠抓投资统计的规范化管理,完善统计台账,确保每一笔投资都及时、准确地录入系统,做到颗粒归仓、应统尽统。
第三,聚焦主业并购重组,果断拓展投资增长新空间。在当前形势下,单纯依靠新建项目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巨额投资缺口。必须将产业链并购作为第四季度实现投资突破的关键一招。战略投资部要牵头,各业务条线子公司要积极配合,围绕集团主业,系统梳理产业链上下游的潜在并购标的,特别是在景区运营、酒店管理、智慧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主动出击,寻找具有良好协同效应和增长潜力的优质资产。通过并购,不仅能够迅速扩大投资规模和营收规模,更是推动集团GOP转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