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为基础
(一)深入学习理论
(二)学习党纪党规
(三)学习先进典型
二、“查”为关键
(一)全面自查自纠
(二)广泛征求意见
(三)开展专项检查
三、“改”为核心
(一)制定整改方案
(二)坚持立行立改
(三)建立长效机制
四、学查改贯通施策
(一)学查改相互促进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三)强化监督检查
学查改贯通,施策不松劲,作风建设“提质”再深化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强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学查改”贯通施策是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实现“提质”再深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全面查摆找准问题短板,扎实整改推动作风转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持续提升作风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一、“学”为基础,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
(一)深入学习理论,强化政治自觉
学习是作风建设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道理,为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学习党纪党规,增强纪律意识
党纪党规是党员干部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纪律规定,如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要加强对党纪党规的宣传教育,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
(三)学习先进典型,激发担当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积极宣传和学习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如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等。这些先进典型人物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良好的作风和精神风貌。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激励党员干部以先进为榜样,见贤思齐,担当作为,在工作中勇于攻坚克难,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二、“查”为关键,精准定位作风建设问题
(一)全面自查自纠,深入查找问题
自查自纠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纪党规、对照先进典型、对照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要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否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是否存在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等问题。要勇于自我剖析,敢于揭短亮丑,不回避、不掩饰问题。
(二)广泛征求意见,倾听群众呼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情况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最真实的评价。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如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他们对作风建设的期望和要求,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
(三)开展专项检查,聚焦重点领域
针对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要开展专项检查。例如,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可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针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可以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检查,对扶贫、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不正之风进行严肃查处。通过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作风建设不断深入。
三、“改”为核心,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明确整改的目标、任务、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整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整改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将整改方案向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