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责任”核心
二、聚焦“预防”关键
三、聚焦“监管”主线
四、聚焦“宣教”基础
五、聚焦“应急”保障
六、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方向
XX县2025年度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安全生产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固的安全保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聚焦“责任”核心,构建权责明晰、层层压实的全面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县始终将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作为一切工作的总开关和总阀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根本原则,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责任网络。
一是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主要领导同志亲力亲为,带头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本年度,县委常委会先后10次、县政府常务会9次专题听取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累计召开全体会议3次,及时传达上级精神,统筹部署全县重点工作,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这种高频次、高规格的议事决策机制,充分彰显了县级领导层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是清单管理,厘清职责边界。为破解责任虚化、边界不清的难题,我县在年初即组织力量,制定并印发了《县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2025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将安全生产责任具体化、条目化,明确了每位县政府领导在分管领域内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和年度重点任务,确保责任可追溯、工作可衡量。同时,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出台了《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战术任务,为全年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三是刚性约束,层层传导压力。为确保责任链条环环相扣、压力传导不打折扣,县委、县政府与全县各乡镇、各安委会成员单位逐一签订了《2025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不仅包含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双控”指标,更将“五大体系”建设、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应急能力提升等关键工作纳入考核范畴,与年度绩效、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等直接挂钩。通过这种刚性约束,有效推动了县乡两级党政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一体化、高效化落实,全县上下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聚焦“预防”关键,完善动态研判、闭环整改的隐患排查体系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我县坚持把风险挺在隐患前、把隐患挺在事故前,着力深化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全力构建系统性、常态化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体系。
一是机制先行,提升研判预见性。为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建立了由县安委办牵头,应急、交通、住建、消防、公安等重点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常态化风险分析研判机制。每季度定期会商,节假日及重要活动前加密会商,聚焦季节性、行业性、区域性风险特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前瞻性部署,为精准排查和靶向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排查范围、重点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确保排查工作有的放矢、有力有效。
二是精准施策,深化专项整治行动。紧紧围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聚焦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了多轮次、全覆盖的深度排查。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560家次,累计发现并记录各类问题隐患397条,下达各类执法文书86份,依法实施行政处罚78万余元,对一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单位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三是创新模式,提升排查专业水平。针对部分行业领域专业性强、隐蔽性高的特点,积极推行“执法+专家+服务”的检查模式。本年度,我县邀请省XX院的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深入我县5家非煤矿山企业开展“把脉会诊”,共查出深层次技术和管理问题隐患72条,并现场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建议10条。同时,组织全县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集中轮训,邀请专家解读最新法律法规,剖析典型事故案例,有效提升了企业自主排查和管理隐患的能力。
四是闭环管理,确保整改清仓见底。对排查出的所有隐患,我县严格实行“五定”原则,即:定整改目标、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责任单位、定整改责任人和定整改时限。对其中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一律实行挂牌督办,由县安委会领导包案负责,并向社会公告,接受群众监督。整个整改过程实行台账式管理,从隐患发现、登记、下达指令,到整改过程跟踪、完成复核、销号确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链条。同时,强化责任倒查,对整改不力、逾期未改或虚假整改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了隐患整改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三、聚焦“监管”主线,构建协同高效、执法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
严格的监督管理是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最有效手段。我县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全面构建了统一协调、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领导带头,强化督查指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率先垂范,年内多次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各乡镇、重点部门和高风险企业督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现场发现问题、现场交办任务,有力推动了基层和企业安全责任的落实。
二是聚焦重点,深化行业监管。紧盯道路交通、公共消防、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城镇燃气等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以及人员密集场所、新兴业态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