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2025年县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回望源头

  (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淬炼政治忠诚的“炼金石”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保障事业发展的“护身符”

二、直面现实

  (一)要警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隐形变异”

  (二)要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

  (三)要提防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心态”

三、知行合一

  (一)要以“权为民所用”的敬畏心

  (二)要以“利为民所谋”的赤子心

  (三)要以“责任为民所担”的奋斗心

2025年县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当前,全县范围内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即将进入收官阶段。几个月来,大家通过系统学习、深入查摆、扎实整改,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涤,在政治上得到了有力锤炼,在作风上实现了明显转变。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收官不等于收场,结束不意味着终止。作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会随着一次集中学习教育的结束而一劳永逸。八项规定改变的不仅是工作习惯,更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不是一个短期运动,而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因此,在这个关键节点上,重温和深化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这既是对过往学习成果的“回头看”,更是对未来履职之路的“向前行”。大家要以此次党课为契机,真正做到“重整行装再出发”,把作风建设的“休止符”变为“进行曲”,把集中学习教育的“句号”画成新征程的“逗号”,以永不停歇的脚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警向纵深发展。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全县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上,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这次轮训班的举办,正当其时,意义深远。它既是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新形势下,对全县政法工作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根据安排,我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履职,勇于担当”这个主题,与大家谈谈心、交流一些思考和体会。下面,我将围绕主题,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展开探讨。

一、回望源头,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非凡意义与时代价值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作风问题看似是小事,但它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出台至今,已历经十余年。这十余年,是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的十余年。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激浊扬清、革故鼎新的“金色名片”,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在今天,反复学习、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淬炼政治忠诚的“炼金石”。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是否讲政治、顾大局,是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最直接、最现实的检验,就是看其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态度和执行力。这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严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每一条规定,都指向具体的行为规范;每一项要求,都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能不能不折不扣地遵守,能不能持之以恒地落实,反映的是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果在一个单位,连最基本的规矩都守不住,吃吃喝喝、迎来送往的歪风刹不住,那么谈论服务大局、维护核心,就成了空话。作为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我们的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因此,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就是具体的、行动上的“两个维护”,是检验我们是否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最直接标尺。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风问题的核心,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曾几何时,一些不正之风,如“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场里的形式主义”,像一堵无形的墙,隔开了党和群众。而八项规定的出台和执行,如同一股强劲的清风,吹散了这堵墙。它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解决了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看到了党风政风的显著变化。对于政法系统而言,我们的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每一个案件的办理,每一次窗口的服务,每一次矛盾的化解,都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如果作风不正、纪律不严,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就无法真正做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可以说,八项规定精神的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回归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保障事业发展的“护身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优良的作风,是凝聚力,是战斗力,更是生产力。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如果风气不正,必然导致人心涣散、纪律松弛,各项工作就无从谈起。反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能够极大地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就是要破除“官本位”思想,扫除“慵懒散”积弊,营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环境。对我们政法干部个人而言,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既是对组织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保护。无数案例警示我们,许多干部走向腐化堕落,往往是从一顿饭、一杯酒、一份礼开始的。“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小节不守,大节必失。守住了这些规矩,就等于给自己穿上了“防弹衣”,筑起了“防火墙”,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围猎”和腐蚀,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二、直面现实,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顽固性与新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一份“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作风建设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不止一篙。当前,经过持续高压整治,“四风”问题在面上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病根未除,一些问题开始改头换面、潜入地下,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和特点。作为政法领导干部,必须擦亮眼睛,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一)要警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隐形变异”。明面上的违规吃喝、公款旅游少了,但穿上“隐身衣”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违规吃喝由高档酒店转向了位置隐蔽的“一桌餐”、私人会所,甚至单位食堂。收送礼品礼金,从当面交易变成了通过快递、电子红包、预付卡等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这些“地下”活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危害性却丝毫未减。它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更容易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前段时间,全市政法系统开展的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查处了一些典型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是“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的体现,是拉关系、找门路、搞利益交换的媒介。作为司法人员,如果沉迷于此,就容易在推杯换盏中丧失原则,在人情往来中迷失方向,最终损害司法公正。对此,必须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十个严禁”要求,一严到底,久久为功。

(二)要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相比于享乐奢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更为复杂,也更难根治。在政法工作中,它同样有多种表现。比如,有的同志抓工作,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讲了话”,至于落实效果如何、群众是否满意,则关心不够。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层层加码,却不解决实际问题,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有的在工作中重“痕”不重“绩”,把大量精力用在做台账、造声势上,追求“材料美”“汇报好”,而不是“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2025年县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