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
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在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电梯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电梯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总结回顾2024年全县电梯安全工作,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安排部署2025年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坚决筑牢电梯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刚才,XX同志通报了2024年度全县电梯安全状况,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大家要认真领会;XX同志宣读了对年度电梯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决定,在此,我代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厉。XX物业公司和XX维保公司作为代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会议还安排XX同志与各相关单位代表签订了2025年度电梯安全责任书,这份责任书就是军令状,签下了就要兑现,落实了就要见效。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当前电梯安全工作的严峻性与复杂性
过去的一年,是全县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承压奋进、克难攻坚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局的有力指导下,全局上下和各相关单位、企业同心协力,紧紧围绕“保安全、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县电梯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截至2024年底,全县在用电梯保有量达到5200余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特别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商业综合体新建电梯数量增长迅速。面对日益增长的监管压力,我们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管体系更加健全。我们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进一步厘清了监管部门、属地政府、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的安全责任边界。全年组织开展了4次电梯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形成了监管合力。
二是隐患治理更加精准。我们深入开展了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聚焦“老、旧、高、危”等重点电梯,全年共监督检查电梯4800余台次,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10份,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50余处,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成功防范化解了一批重大安全风险。
三是维保质量有所提升。我们组织开展了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对全县42家维保单位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和星级评定,年度抽查合格率达到88%,同比提升了3个百分点。严肃查处了2家维保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四是应急能力稳步增强。我们依托“96333”应急处置平台,全年成功处置电梯困人等应急事件560余起,平均救援到达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救援成功率100%。组织开展了2次大规模的应急救援演练,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广大电梯使用单位、维保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电梯安全工作的基础还不牢固,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复杂,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第一,安全风险的存量与增量交织。一方面,存量风险不容忽视。我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已有近600台,这些电梯零部件老化、故障率高,安全风险日益凸显。部分老旧小区甚至没有物业管理、没有维修基金,安全管理处于“失管”状态,是安全监管的“硬骨头”。另一方面,增量压力持续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电梯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一些新安装的电梯,由于前期安装质量不高或后期使用不当,也暴露出新的安全隐患。
第二,责任落实的上紧与下松并存。从检查情况看,一些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仍然淡薄,“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强,日常检查巡查流于形式。部分维保单位“重签约、轻服务”,存在不按规范维保、虚假维保、恶性低价竞争等问题,维保质量难以保证。个别监管干部也存在麻痹思想,监管执法“宽、松、软”,未能形成有效闭环。
第三,智慧监管的广度与深度不足。虽然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智慧监管平台,但数据接入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特别是物联网远程监测设备的安装率还有待提高。数据的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能力较弱,智慧监管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部分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海战术”上。
第四,社会共治的格局与合力未成。电梯安全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部分乘客安全文明乘梯意识欠缺,超载、乱按按钮、阻挡关门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既增加了电梯故障率,也带来了安全风险。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率不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更有主观原因,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短板和弱项。全系统、各单位必须保持高度警醒,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和麻痹大意。
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电梯安全工作的使命与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电梯作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电梯安全,看似是小事,实则是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大事,是必须扛牢抓实的重大政治责任。
第一,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电梯安全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根本要求。一部小小的电梯,连接着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众每天上下楼,乘坐的是电梯,感受的是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如果电梯频繁“掉链子”,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损害的不仅是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保障群众“上上下下”的安全,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到位。
第二,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电梯安全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当前,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活动的活跃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大型商超、公共交通枢纽越来越多,电梯的使用频率和负荷也越来越大。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以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服务和护航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三,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电梯安全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电梯安全管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