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党建指导有“热心”
二、对企业员工有“爱心”
三、对党务活动有“诚心”
四、对企业指导有“耐心”
保持“四心”推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泗县非公党建第二指导站蔡国工作心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我指导的多个支部作为全镇非公组织“规范建设”样板点,多次接受县、镇两级党建工作检查,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回顾2年多来的非公党建工作经历,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党建指导有“热心”
在乡镇工作近7年,从事党建指导员工作也将近3年,在此期间,我积极听从组织安排,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我深知,作为党建指导员,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必须具备一颗热心。
在工作谋划上,我坚持把党建指导与处理企业事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两手抓、经常抓。作为企业党建指导员,我首要的任务就是联系业主、联络党员、建好支部,我所管理的非公企业共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在组建党组织过程中,我深入企业摸清党员底数,2022年以来3家企业单独建了党支部,党员关系转到后,许多党员都高兴地说:“现在终于有了支部,以前是个党员没有家,学习没有阵地,活动没有场所,现在工作有目标,肩上也有责任了。”
二、对企业员工有“爱心”
在日常走访中,我通过“爱心”互助等活动,架起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坚持密切联系企业职工,做职工的贴心人,为此我曾多次到职工食堂,与职工一道就餐,到员工住宿、休闲等地方与他们交心谈心,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比较大的难题就是,党建员的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在日常的指导过程中,我注重在企业内部培养党务工作者,从5家企业分别选择了5个政治素质过硬、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同志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平常有意识压担子,跟班学习,几个回合的磨炼,这5名同志基本熟悉了党建业务,逐步成长为本支部的骨干力量。狠抓党员队伍建设,为着力解决党员“青黄不接”,年龄结构断层的问题,及时补充新鲜血液,2023年,我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名,发展新党员5名。
三、对党务活动有“诚心”
党建需要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