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改工作组织情况
二、整改落实情况
中共庆阳市科学技术局党组关于五届市委第一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2年8月19日至11月15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科技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察。2023年1月13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向市科技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视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组织情况
市科技局党组切实彰显政治担当,把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度融合,与省、市“强科技”行动高度聚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及时制定《关于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科技局党组巡察情况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组织召开巡察反馈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规范建立《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台账》,细化整改措施,倒排整改时限,定期调度、销号管理、压茬推进,以强有力的措施落实问题整改,在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上出实招见实效,以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检验“三抓三促”行动和“两型”机关建设成果,推动科创工作争先进位。
二、整改落实情况
1.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不够系统全面”的问题
结合“三抓三促”行动的深入开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列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和各支部学习计划,先后在2023年第二至五次理论中心组、两个支部“三会一课”活动中集体学习了《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等重要文章和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科技领域20个重要文件。
2.关于“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的问题
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科学制定年度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表率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研讨学习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安全生产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学习《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强化了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武装,夯实了思想基础。
3.关于“强科技行动重点工作推进缓慢”的问题
2022年6月省财政厅、省科技厅下拨我市的4318万元强科技奖补资金中,市本级750万元,县(区)3388万元。市本级安排500万元实施市级科技项目55个,安排250万元对新认定的23户高新技术企业、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奖补。同时,积极汇报市政府,联合市财政局加大拨付资金督查,要求各县(区)做到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统筹使用,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县(区)资金沉睡财政账户的问题,我局把科技资金拨付情况纳入县(区)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指标,每月对县区资金拨付进度进行调度督促,目前资金到位率显著提升。
4.关于“科技创新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省列‘四项指标’考核全部落后”的问题
一是积极挖潜,纳统县(区)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30户、市县及驻庆科研事业单位29家,有效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2022年上报R&D经费7亿元;止2023年9月底统计R&D5.1亿元。二是建立财政科技支出稳定增长机制,推动各级财政加大科技投入,止2023年8月,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36亿元。三是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88户。四是向县(区)分解下达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任务指标,建立任务台账,每月调度督导并通报排名,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显著增长。在2022年度市州考核中,“五项指标”综合排名第十,提升了5个名次。
5.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登记不均衡”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推动落实分配收益优惠政策,指导试点单位兑现转化分配44万元,有效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登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6.关于“科技研发投入不足,项目资金兑现不及时”的问题
把科技经费拨付情况纳入对县(区)科技创新工作考核,联合市财政局加大督导力度,每月调度通报,督促各县(区)加快科技资金支付进度。
7.关于“服务全市科技发展的水平不高”的问题
一是围绕甘肃庆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苹果、草畜”两大主导产业,依托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集成推广树形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支持宁县恒瑞康、伟赫乳业、津华绿源等骨干企业加快果汁、果醋、果酒、果酱、果乳产品开发,示范推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项目。二是正式开通“科技庆阳”抖音号、视频号和“甘肃庆阳科技”头条号,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加大原创信息发布。三是市科技开发中心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着力提升项目实施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独立完成了《2021-2022庆阳市科技进步指标评价》。
8.关于“‘三区’科技人才引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督促“三区”科技人才派出单位、县(区)科技局、受援方严格履行考核责任,将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继续选派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三区”科技人才补助资金使用指导,减少投物投资,重点开展农业产业培育、科技交流培训、本土科技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三区”科技人才服务成效。
9.关于“落实三评改革制度有差距”的问题
已印发《庆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基地平台通过项目申报系统申报;待省厅出台科研机构中长期绩效评价办法后,出台我市科研机构中长期绩效评价具体考核办法。
10.关于“在引导社会和企业设立科学技术奖方面主动作为不够”的问题
在市科技局网址首页开设“成果奖励”专栏,集中宣传《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文件精神,动员、鼓励社会和企业设立科学技术奖。
11.关于“督促检查不到位,惠企政策落得不实”的问题
一是加强科技惠企政策宣传,及时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实现政策走进企业,红利惠及企业,提升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二是督促各县(区)科技局(教科局)落实《庆阳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激励政策,激发科技人才深入基层创新创业积极性,全市已组建起一支500人左右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三是联合市财政部门督促县区整改资金滞留问题,及时落实惠企政策,已有4个县将强科技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全额拨付到位。
12.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完善庆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指引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在线上办理科技业务。二是依托“全国技术合同管理与服务系统”和“庆阳市政务服务网”,实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全程线上办理。三是为政务窗口配备专职人员办理业务,落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成果登记、新型研发机构推荐、众创空间推荐业务在政务窗口办理。
13.关于“对科技领域安全工作抓得不实”的问题
提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庆阳市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强科技行动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任务分工方案》、《庆阳市支持“强科技”行动若干措施》和《关于建立“强科技”行动部门协作工作机制的通知》,市科技局制定出台《庆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各项科技政策落地落实,有效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
14.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印发了《关于成立市直科技系统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实施方案》,切实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二是严格执行《甘肃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试行)》和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关于规范和加强全市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的通知》,从严控制内部资料出版物编印。
15.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有差距”的问题
一是严格执行廉政会商研判和廉政约谈有关规定,组织召开了“三抓三促”行动动员部署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集中廉政约谈党员干部48人。二是把廉政约谈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干部任前谈话的关键环节,开展谈心谈话45人次。三是为每名班子成员配备《谈心谈话记录本》,常态化开展、标准规范化记录谈话内容。
16.关于“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的问题
切实强化政治监督,把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写入《中共庆阳市科学技术局党组工作规则》,自巡察问题反馈以来,局党组研究“三重一大”、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