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定目标
(一)要细化责任清单
(二)要强化时限管理
(三)要严格标准考核
二、优化布局
(一)要推进战略性重组
(二)要加快实体化转型
(三)要增强企业活力
三、强化担当
(一)要树立系统思维
(二)要抢抓政策机遇
(三)要强化人才支撑
四、保持韧劲
(一)要坚守稳定底线
(二)要坚持创新驱动
(三)要营造良好氛围
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州委关于“企改”的战略部署,围绕重点改革任务,总结阶段性成效,分析当前问题,部署下步工作。刚才,会议传达了中央和省关于国企改革的最新精神,有关部门和企业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谈得很务实,也感受到了改革的紧迫感。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会,更是一次攻坚会。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锚定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攻坚收官
改革如登山,峰顶在前,唯有锚定目标、步步为营,才能决胜收官。当前,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入关键阶段,中央要求2025年底完成主体任务,我州改革蓝图也已明确,但任务依然艰巨。全州上下要聚焦目标不动摇,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实、一环一环拧紧,确保改革蹄疾步稳、如期交卷。这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向难处攻坚,把“规划图”转化为“施工图”、“时间表”兑现为“成果单”。
(一)要细化责任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责任是改革的“压舱石”。各县市、各部门要对照任务分解表,将改革目标细化为具体项目、具体指标、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和验收标准。比如,能源集团组建、医药产业整合等重点任务,要建立“一企一策”台账,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时间到天。清单不能只挂在墙上,要动态跟踪、定期销号,完成一项、固化一项,确保改革不悬空、不落空。州国资委要牵头开展月度调度,对进度滞后事项挂牌督办,用数据说话、用实效检验。
(二)要强化时限管理,紧盯“窗口期”推进。改革最忌“马拉松”,必须与时间赛跑。今年是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我州要自我加压,力争超额达标。对战略性重组、市场化机制建设等长期任务,要设定中期评估节点,比如每季度开展“回头看”,及时校准偏差;对短期可突破的,如管理人员考核制度覆盖,要倒排工期、加速落地。时限管理不是简单“赶工”,而要讲究节奏,像种田一样把握农时,该播种时播种、该收割时收割,避免“萝卜快了不洗泥”。
(三)要严格标准考核,突出“实效性”导向。标准是质量的尺度,考核是执行的鞭子。要完善改革成效评价体系,把功能性指标与经营性指标结合,避免“重形式、轻实质”。比如,对能源集团的考核,不能只看营收,还要看天然气“县县通”项目覆盖率;对X医药集团,要关注研发投入强度和品牌影响力。考核结果要刚性兑现,与干部任用、薪酬激励挂钩,对改革不力者“亮红牌”,对成效显著者“给舞台”。国务院国资委强调,2025年底要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我们要率先落实,破除“终身制”。
二、优化布局,以“组合拳”打法精准发力
改革不是“修修补补”,而是系统性工程。我州国有资本布局仍存在“小散弱”问题,必须打出“组合拳”,在优化布局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要求我们坚持“两端发力”:一端瞄准传统产业升级,另一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像下棋一样统筹“全局”与“一子”,让国资在关键领域集中发力、在民生短板精准落子。
(一)要推进战略性重组,实现“握指成拳”。分散的资源难成气候,整合的资本方能裂变。要以能源、医疗、旅游等领域为重点,加快专业化整合,推动资产向优势企业集聚。比如,州能源集团已整合7家能源类子公司,要尽快实现储存、运输、销售一体化运营;X医药集团要打通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打造“X山珍”品牌旗舰。重组不是简单“拼盘”,而要注重协同效应,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避免“整而不合”。近期上海、安徽等地通过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我州要学习其经验,但更需立足本地实际,打出特色牌。
(二)要加快实体化转型,告别“空壳化”运营。国企不是“盆景”,要扎根实体经济。全州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推动资金、人才、技术向实体板块倾斜。交旅集团要加快燃气、污水处理等项目落地,杜绝“重投资、轻运营”现象。转型中要强化盈利能力建设,像养鱼一样,既要活水、更要产卵,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州国资委要动态优化主业清单,对长期亏损企业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