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成工控二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凤翥鹏翔,中华有成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合作伙伴、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欢聚在此,共同庆祝华成工控成立二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向莅临本次盛会的各位来宾、合作伙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二十年来与华成风雨同舟、辛勤付出的全体员工及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员工家属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二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华成工控创业团队而言,却是一段半生的奋斗史诗。回首2005年,“十一五”开局之于一辆中级家庭轿车的价格,而直角坐标机械手的核心部件竟然全部依赖进口!怀揣着“用智能控制技术助力中国制造”的朴素梦想,立志要做中国自己的运动控制系统,华成工控创始团队从零开始,蹒跚起步:没有工资,就自己带饭;市场开拓步履维艰,收获第一个订单后便通宵达旦地工作;攻克第一个技术难关、获得第一项专利时的兴奋,至今历历在目。回首过去,心酸、喜悦、激动一同涌上心头。
创业初期的无助,把我们团队许多人逼得满身才华。孙毅博士:硬件、软件一手抓,自己焊板、测试、装机、维修,今天在座的许多客户都有见证;冷俊女士:写软件、做方案、组织生产,跑遍赛格电子市场,对每个零配件供应商的位置烂熟于胸,基本一天就能采购回全部电子元件,她得付出多大的努力!董改田:兼顾软件、测试、维修,还兼任公司库管及出纳,到今天为止,一半的华成员工都不知道她是公司创始人之一;李伟:包揽业务、调试、维修、送货、收款,他是我们华成第一个对外的技术专家兼形象代言人。
经过近7年的努力,华成工控在注塑机械手控制系统市场份额超过60%,覆盖了注塑机械手所有的控制方式,确立并统一了行业的使用习惯,收获了一大批“粉丝”群体,见证并促进了这个行业从起步、崛起到产能超越的整个过程。同时,公司在仅有10名员工时,就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软件产品、软件企业”双软认证。
20XX年,国家号召科研院所攻克工业机器人“卡脖子”工程,华成工控开始关注并布局关节机器人控制技术。但“想到”与“能够做到”之间,相差甚远:建团队、比方案、找场景,却因技术不成熟、硬件跟不上,三年时间基本上一事无成。好在注塑机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市场占有率牢不可破,为华成工控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0XX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务院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华成工控协同产业链下游企业共同谋局,强势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并形成有效协同,改写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新篇章。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纯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供应链逐步成熟,2023年,国产机器人份额首次与进口机器人在数量上持平,华成工控为此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用十年时间专注一个行业,推动了行业发展;又用十年时间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与行业上下游协同发力,把工业机器人从“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变成了普适性生产工具,帮助制造业实现了自动化转型和低成本智能制造的落地。
在昨天发布的“十五五”国家战略规划中,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提升到新的高度,2025年更被称为“具身机器人元年”。站在二十周年的节点上,我们更要清晰地看见未来——具身智能正重构智能装备的边界:当机器人不再只是“执行工具”,而是能感知环境、自主适应、与人协同的“智能伙伴”,这其中的核心,正是我们沉淀了20年的控制算法。目前,我们推出的具身智能控制系统,已为这一变革埋下了种子。
未来3-5年,我们计划将这套系统推向三大方向:在工业领域,实现机器人与产线的“柔性共舞”,帮客户降本增效;在服务领域,让智能装备走进医疗、养老等场景,解决民生需求;在特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