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市水利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9
3.县水利局2023年度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总结12
4.县水利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20
5.县水利局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26
一、2023年工作进展
二、2024年工作打算
一、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一)强化党政主导
(二)加强部门协同
(三)推进依法行政
(四)推进“互联网+监管”
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学习培训
(三)积极宣传引导
三、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情况
一、工程管理
(一)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省级试点县项目
(二)万亿国债项目
(三)防洪影响评价办理
二、水土保持
(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遥感监管工作
(二)全县20座淤地坝水塘进行防汛检查
(三)工程项目安排及进度
(四)接受上级部门的审计、检查及考核
三、水旱灾害防御
一、工程管理
(一)全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
(二)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二、水土保持
(一)持续完善淤地坝防汛工作
(二)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放、管、服”政策
(三)加大对水土保持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
(四)完善相关项目的建设工
三、水旱灾害防御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完成水利投资任务
(二)紧紧围绕重大水利项目攻坚
(三)扎实推进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四)高质实施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
(五)纵深推进河长制工作
(六)主动做好水利审批服务
(七)深抓水资源管理工作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重点
(二)以评促改
(三)加强管理
二、存在的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水利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汇编(5篇)
目录
1.
市水利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2
2.市水利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9
3.县水利局2023年度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总结 12
4.县水利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0
5.县水利局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6
市水利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2023年工作进展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年度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水利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生态清淤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有力推动太湖更高水平“两保两提”。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淤泥出路瓶颈制约等实际困难,加强调度、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太湖梅梁湖、贡湖、西岸湖区等清淤工程全面开工,梅梁湖湖滨生态湿地带试点工程启动建设,新型高效生态清淤固淤一体化环保装备船(平台)下水试运行,完成总清淤量350万方,超额完成280万方年度任务,完成滆湖清淤170万方;打捞蓝藻54万吨,基本实现“日产日清”,调派人员装备支援徐州骆马湖蓝藻打捞处置;坚持防洪、供水、水环境、水生态多目标统筹调度,积极对接争取水利部太湖局启动引江济太调水,累计调引6.2亿方长江水进入太湖;扎实开展入湖河道治理,13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平、其中4条河道水质达到Ⅱ类;近岸岸基清理等太湖安全度夏“夏病冬治”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太湖实现连续16年安全度夏和高水平“两保两提”,实现了“五个首次”:2007年以来,首次被评为“良好”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首次低于55;首次未发生异常水体;湖心区水质首次达到Ⅲ类;贡湖湾首次未出现蓝藻水华。
二是全面启动新一轮河道整治,有力推动国省考断面水质稳中有升。投资XX亿元统筹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河道整治项目建设,552条综合整治河道水质优Ⅲ比例达到97.1%、圆满达成三年行动目标,新一轮598条综合整治河道水质优Ⅲ比例达到72.6%、实现三年行动良好开局,有力保障了相关联的71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95.8%、同比提高1.4%、其中河流型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连续2年保持在100%,是全省唯一监测到国省考断面Ⅰ类水质的设区市。XX与苏州、常州、湖州建立联合河湖长制,协同推动跨界水体共保联治,高水平承办太湖流域片河湖长制工作交流会暨太湖局与苏浙沪闽皖省级河长办协作机制联席会议。
三是高标准建成美丽幸福河湖725条,有力推动河湖环境持续改善。坚持周督导、月调度,京杭大运河整治提升工程征收拆迁及示范段、岸线建设取得一定进展,梁溪河整治提升工程建成开放。完成水系连通项目28个、河道轮浚项目69个,面上建成725条美丽幸福河湖,超额完成680条年度任务,成为贯穿城乡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美丽河湖更幸福、“双氿三河”、伯渎河、梁溪河等4个美丽幸福河湖类项目获评第四届“民心工程奖”金奖、银奖,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5.4%。
四是蠡湖水环境深度治理全面展开,有力推动未来城夯实生态基底。按照“项目化、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要求,建立每周工作调度机制,蠡湖水环境深度治理6大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完成投资约XX亿元,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其中生态清淤完成40万方、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完成24个、入湖河道治理完成17条、市政雨水管网清淤完成395公里,蓝藻打捞、排口排查、水生植物密集区清基、生物资源常态化监测、生态性捕捞等项目有序开展。
五是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有力推动应对极端灾害天气能力提升。深入开展汛前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防汛抢险指挥调度,有效应对“6.28”“7.19”等10次强降雨过程和台风“杜苏芮”“卡努”影响,全市抢排涝水14.12亿方,确保了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在省内率先印发城市防范应对极端暴雨工作指导意见,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工程项目清单和防洪避险预案;率先在全省建成首个防汛防台秒响应应用场景,推出面向公众的险情随手拍APP,推动防汛救灾工作向数字化转型;全省首笔堤防灾害保险赔付金落地京杭大运河梁溪段。
六是重点工程投资开工率双一百,有力推动水利投资建设提速增效。新桃花港江边水利枢纽建成投运,江阴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工程完工;武澄锡虞中片沿江排水河道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并争取到占工程投资50%的省级以上补助资金。完成各类水利投资XX亿元、完成率100.4%,14个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完成率100.2%,4个年度新开工项目全部启动建设、开工率100%,争取特别国债支持防汛排涝项目6.58亿元。XX水利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通报表扬,在省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
七是全域推行涉水审批区域评估,有力推动服务发展能力再上台阶。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新吴区获评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优秀等次、优秀试点城市,XX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获评江苏省节水型工业园区;梅梁湖水利风景区获评全国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龙珠水库水利风景区创成省级水利风景区;XX水土保持工作连续4年获省政府考核优秀等次,宜兴市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锡山区安北小流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6条小流域获评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江阴市获评全省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第一等次,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宜兴市获评全省农村水利工程管护优秀等次;“科技治水 幸福太湖”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太湖—梅梁湖泵闸群水情教育基地获评省科普教育基地,惠山区锦绣园获评省水情教育基地,长广溪入选省级水利遗产名录;市水政支队获全省水行政执法办案竞赛第一名,重点查办的“鹅真荡非法抛泥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滨湖城市河网防洪与水环境智能调控技术与应用”等2个项目获全省水利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重要河湖水域岸线月度遥感核查工作获省厅高度肯定并转发全省推广;精心组织开展市级水行政执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等职业技能竞赛;九里河、北兴塘水利枢纽获评全省精细化管理一级工程;“全域推行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防洪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改革经验被市“放管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优秀案例在全市推广。
八是持续放大“碧水映初心”品牌效应,有力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结合“四下基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正反典型案例剖析,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推动检视整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扎实成效。“碧水映初心”水利党建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太湖治理、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等重点工作,市水利局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举办的“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环太湖机关党建圈成立仪式上作典型发言,“党建赋能聚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获评市级机关基层党建优秀“书记项目”。
二、2024年工作打算
一是聚力建设现代区域水网。2024年初步排出市级水利建设项目25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XX亿元,重点实施太湖蠡湖清淤、武澄锡虞中片沿江排水河道治理、大运河整治提升、蓝藻湖泛防控工程、新一轮598条河道整治、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水系连通和河道轮浚等工程,建设数字水网。加大对上争取,统筹使用好各项专项资金,积极争取特别国债、EOD等,切实保障工程建设资金需求。编制完成《XX市现代水网规划》《XX市现代水网建设实施方案》。
二是聚力建设全域美丽河湖。以全面深化河湖长制为抓手,综合运用考核、红黑榜、交办单、提醒函、河长约谈等机制,有序推进598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至2024年底优Ⅲ比例达80%。完成约600条美丽幸福河湖年度建设任务,着力将全市重点河湖、城市建成区河湖以及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村河道建成为群众满意的美丽幸福河湖。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持续提高覆盖率。
三是聚力太湖水质根本好转。接续实施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推进湖滨湿地带建设和一体化清淤平台应用,2024年计划完成太湖生态清淤425万方。全面启动贡湖华庄农场、梅梁湖红沙湾至闾江口沿线退圩还湖建设。加快推进入湖河道整治和太湖西岸“一圈一带一区”建设,有序开展“引江济太”调水,提升蓝藻湖泛防控工作水平,助力太湖更高质量实现“两保两提”。
四是聚力“两河”整治提升工程。南尖公园(除商办用地)、北尖公园、江南运河文化公园基本完工,加快岸线堤防达标、“三道”贯通与滨水景观建设,力争完成岸线长度80%整治任务。持续推进惠山区33个、新吴区29个以及梁溪区5个现状码头的优化整合,对保留的码头进行高标准提升,推进形成5大主要作业区。突出排口和支河支浜治理,全面消除劣V类支河支浜、黑臭水体,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五是聚力筑牢防汛减灾体系。推进河湖堤防、穿堤建筑物、水库、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隐患排查整治,落实除险加固方案措施。编制圩区三年整治行动方案,加快城市内涝片区和行洪河道治理,补齐排水防涝工程短板。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调度,统筹防汛安全与水环境改善。创新巡堤查险工作方案,强化防汛抢险物资装备与队伍建设,细化完善人员转移避险专项方案,确保全市防汛安全。
市水利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2023年,XX市水利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力护航全域幸福河湖精品示范县创建,认真履职尽责,严格规范执法,行政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现将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一)强化党政主导,完善责任体系。构建“党政负责、水利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格局,建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成员单位职责。
(二)加强部门协同,严格执法程序。印发《XX市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方案》,联合公检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属地镇村专项执法行动。制定《XX市关于水行政执法衔接的相关规定》,细化职责分工与办案流程,做到行政监管与行政处罚有效衔接。
(三)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涉水审批。进一步加强河道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等涉水审批,落实行业技术标准。
(四)推进“互联网+监管”,落实监管举措。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开展日常检查、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活动,将监管举措落到实处,推动我市水行政监管工作公开公正。
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始终把水行政执法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明确领导分工,细化人员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成员配合抓”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高水行政执法水平。开展水行政执法培训进党校活动,组织全市水利干部、综合行政执法干部赴浙江同济学院参加执法业务培训。
(三)积极宣传引导,强化法律意识。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的宣传主题,以及“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主题,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水事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
三、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情况
2023年度,我局完成互联网+监管检查任务10个,涉及检查事项48起,掌上执法开通率100%,掌上执法激活率100%。其中,双随机抽查事项8项,任务数10个,检查占比89.65%,抽查事项覆盖率100%,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率90%。累计办理行政许可案件154件,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取水许可审批、涉河建设审批,全部在承诺时限内办理。结合汛前安全大检查、水利部碍洪图斑复核等工作,开展涉水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下达责改通知书24份,处置碍洪问题16个,拆除涉河违建7座,涉及面积约9400余平方米,移送综合行政执法局案件线索7起、公安局线索1起。无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等其它案件。
XX市水利局
2024年1月5日
县水利局2023年度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总结
2023年,规划建设管理股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以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为重点,务实、平稳推进工程、水保、水旱灾害防御等各项工作。回顾2023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内容:
一、工程管理
(一)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省级试点县项目
该项目治理范围为未经系统治理的张村涧、兴华涧、陈吴涧、寺上涧4条河流。2022年度项目截止目前,寺上涧生态堰、漫水桥、连通渠道工程已完成,岸坡防护、景观绿化正在实施。陈吴涧生态堰工程已完成,正在实施连通渠道、岸坡防护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正在实施。张村涧漫水桥、生态堰、连通渠道工程已完成,正在实施岸坡防护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正在实施。兴华涧竹梦小镇水系连通长度2200m已开工建设,沿河景观绿化工程正在实施。2023年度项目于2023年6月完成项目施工招标设计,8月1日完成2023年度项目招投标工作,2023年8月16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张村涧、兴华涧全面开工,项目进展正常。1、张村涧荷花塘已完成了荷花塘场地平整及池塘开挖整理,两个小池塘已经开挖整理到位具备敷设土工膜和土方回填条件;2、完成荷花塘木栈道基础开挖、柱基础垫层、柱基础承台混 凝土浇筑,总长度380米(原设计301米变更后增加到380米);3、荷花塘溢流管埋设26米(道路破除开挖、埋管、回填、路面恢复);4、荷花塘溢流堰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完成40%;5、荷花塘两小塘埋设400mm水泥管22米(道路破除开挖、埋管、回填、路面恢复);6、荷花塘南岸土方回填5600m。7、兴华涧东岸绿化地整理32000m,挖树穴1750个,种植二乔玉兰232棵,雪松130棵;8、兴华涧西岸完成绿化地整理20000m,挖树穴1050个。
该项目总投资XX,其中县级配套资金已完成投资额为XX;下达上级资金XX,已完成投资额为XX。项目形象总进度为73%,完成总投资额为XX。
(二)万亿国债项目
在申请国债项目之前,规划建设管理股牵头,工程股积极配合,首先深入了解了政府发行国债的政策背景和目的。通过收集洛阳市水利局、发改委下发的相关政策文件,了解国债项目政策背景,满足投向领域要求。谋划申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符合此次国债资金支持范围,精准聚焦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了解8个支出方向的具体支持范围和支持内容,更好地把握申请国债项目的方向和重点,为后续的申请工作做好准备。
本次国债项目申报XX县水利局共谋划项目23个,项目总投资约XX。省水利厅过审项目16个,项目总投资约XX。最终国家发改委过审项目共3个,争取国债资金XX,其中:1、XX县洛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国债资金XX;2、XX县洛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国债资金XX;3、XX县杜河涧、马店涧山洪沟治理工程,国债资金XX。
(三)防洪影响评价办理
2023年共办理洪水影响评价审批行政许可共15个,其中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水河湖〔2022〕216号)》解决存量问题共办理9个。
二、水土保持
(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遥感监管工作
配合市局完成水利部、省水利厅对我县开发建设项目下发的三批共计68个图斑进行现场实地监测、检查。经实地核查认定开发建设项目违规生产为11个项目,对有违规的项目通过对其下通知和约谈主要责任人等方式,使其完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和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工作,并对完善图斑复核上报系统。
(二)全县20座淤地坝水塘进行防汛检查
经现场排查后对发现坝坡有冲沟、斜卧管堵塞、出水口垃圾等轻微现象,督促管护人及时整理,并对淤地坝管护责任人、技术责任人、行政责任人等“三个责任人”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线上培训。制定了淤地坝运行管理手册和淤地坝防汛预案并论证批复,确保了2023年淤地坝安全度汛。
(三)工程项目安排及进度
XX县柏原、傅家沟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已于5月已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XX县2023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总治理面积200公顷,财政资金XX,10月开工。XX县东坡等6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财政资金XX,10月开工,目前完成主体工程50%。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