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扛牢政治责任
二、建强组织体系
三、强化党建引领
四、破解发展难题
五、深化跨部门协同
六、推进数字赋能
七、聚焦新兴领域
八、健全制度机制
九、存在不足与改进方向
XX市“十四五”期间基层党建工作总结报告
党旗引领聚合力,砥砺奋进谱新篇。“十四五”时期,XX市始终锚定“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将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深度融合,在固强补弱中夯实根基,在赋能发展中彰显担当,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一、扛牢政治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党建工作成效,责任落实是关键。XX市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以“书记抓、抓书记”为总抓手,构建起责任明晰、环环相扣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每年专题研究基层党建突出问题,精准把脉会诊,靶向制定整改措施,推动一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从党史学习教育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从党纪学习教育到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五年来,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全市各级党组织不断增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从严治党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XX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建立健全常态化推进机制,每年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细化年度任务清单,层层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书记议事会和党建工作会议,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行业系统特点,深度检视短板不足,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有效传导工作压力。强化专项督查,定期围绕问题整改进展开展“回头看”,组织被督查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交流,对推进缓慢、落实不力的严肃提醒约谈,以严明基调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建强组织体系,夯实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组织体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XX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织密建强基层组织网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制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在巩固“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行“一对照四规范”工作法,让基层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创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四色预警”机制,五年累计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72个,严格按照“四个一”要求精准施策、靶向整治,让后进党组织焕发新生机。
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结合“镇改办”工作设立5个街道办事处,同步设置党建办公室等职能机构,全面推进“五权”下放,理顺街道管理体制,让基层有权办事、有能服务。制定《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基层治理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动员1257名村(社区)干部报读电大大专、中职班,实现学历素质“双提升”。畅通晋升渠道,近年来35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考录、考核聘用成为行政事业干部,极大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活力。针对社区工作者素质能力不足问题,投入669.7万元实施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工程,与省内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4项专项培养协议,系统化提升队伍专业素养,让社区服务更专业更贴心。
三、强化党建引领,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XX市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让党旗在发展一线高高飘扬。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40条措施》,扎实做好三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调整轮换工作。2021年向631个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村(点)、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1921名驻村干部,2023年选派1906名,2025年选派1899名,一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扎根基层、助力振兴。印发《关于严格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组建驻村干部管理专班,建立“四方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比武竞赛、模拟访谈、实操教学等多样化培训方式,对驻村干部和结对帮扶村党组织书记实现全覆盖培训,全面提升实战能力和业务水平。
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制定专项措施夯实发展基础,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坚持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选树一批文明新风标杆,让新风正气浸润乡村。聚焦民生保障,以党建引领“快递进村”,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破解农村快件投递“最后一公里”难题,让群众生活更便捷。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创新“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组织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XX乡XX村,党建引领与当地传统盘绣产业深度结合,通过组织动员、技能培训、市场拓展等措施,将分散的民间手工艺人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生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四、破解发展难题,擦亮为民服务金字招牌
直面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堵点难点,XX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以破解难题的实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针对基层组织保障不足问题,印发《关于调整村(社区)两委成员年度报酬和加强村(社区)组织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协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5466万元,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足额落实党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经费,让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有人干事,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围绕城市社区治理薄弱环节,实施“红色物业”赋能工程,投入877.84万元打造33个“红色物业”示范点,推动物业企业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让城市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在XX村,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学习,将党建引领与村庄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矛盾化解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聚焦部分村两委班子内生动力欠缺、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结合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投入866.8万元实施村级组织后备人才“雁阵”培育工程,打造储备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针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