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体系
(二)精准解读政策把握核心惠民导向
1.缴费标准与财政补助
2.保障待遇稳步提升
3.强化三重制度综合保障
4.优化参保与激励机制
(三)构建宣传矩阵营造全民参保氛围
1.拓展线下宣传“广度”
2.挖掘入户宣传“深度”
3.提升线上宣传“热度”
(四)深化部门联动提升协同服务效能
1.强化数据共享与比对核查
2.明确职责分工与协作流程
3.开展联合宣传与服务活动
(五)聚焦重点群体实现精准服务保障
(六)工作成效显著参保局面持续向好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宣传工作的深度和精度有待加强
(二)部门数据共享的时效性需进一步提升
(三)部分居民的持续参保意识仍显薄弱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在宣传引导上追求“更精准”
(二)在协同机制上追求“更高效”
(三)在服务体验上追求“更优化”
XX街道办事处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征缴工作,XX街道办事处在XX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X区医疗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应保尽保、全民参保”的核心目标,通过周密部署、广泛宣传与精准服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2025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2025年是全面推进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征缴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医保惠民政策在辖区落地生根。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体系
为确保征缴工作有序、高效开展,街道层面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负责人、相关科室骨干为成员的“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信息报送。
年初,街道办即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将参保指标细化分解至各社区,形成“街道统筹、社区主抓、网格兜底”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全年累计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和多次专题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堵点问题。在人员配置方面,抽调街道及各社区精干力量,组建了一支超过50人的专项工作队伍,并邀请XX区医保局专家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政策培训,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准确掌握政策、熟练操作流程,成为群众身边的“医保政策明白人”。通过压实责任链条,为高效完成征缴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精准解读政策把握核心惠民导向
做好医保征缴工作,前提是深刻理解并准确传达政策。街道工作团队深入学习研究了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最新政策精神,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核心变化与惠民亮点,并将其作为宣传工作的核心内容。
1.缴费标准与财政补助。2026年度的个人缴费标准维持在每人每年400元,未随经济发展水平上调,体现了国家稳定群众缴费负担的政策考量。与此同时,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每人每年不低于700元,这意味着居民个人缴纳的每一份保费,都将获得更高额度的财政资金支持,医保基金“蓄水池”更加充实,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2.保障待遇稳步提升。政策明确指出,2026年度的医保待遇将进一步优化。一是门诊保障更加健全,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部分地区报销比例可达50%以上,有效减轻了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就医负担。二是住院报销水平持续巩固,在不同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至90%之间,并对起付线进行了结构性优化,进一步降低了大病住院的个人支出压力。
3.强化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宣传中特别强调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的协同效应。基本医保重在“普惠”,解决基础医疗需求;大病保险则聚焦高额医疗费用,对超出基本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进行“二次报销”,部分地区大病保险的年度支付限额已提升至数十万元,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救助则作为托底保障,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给予参保资助和更高比例的医疗费用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病有所医。
4.优化参保与激励机制。明确了集中缴费期为2025年9月至2026年1月,在此期间参保的居民可自2026年1月1日起享受全年医保待遇。对于未在集中期参保的人员,设立了3个月的待遇等待期,以此引导居民尽早参保。同时,政策鼓励连续参保,部分地区对连续参保的居民,在享受大病保险待遇时给予提高报销比例或支付限额的激励体现了“早参保、长参保、多受益”的积极导向。
(三)构建宣传矩阵营造全民参保氛围
为确保医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街道坚持传统模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立体化宣传矩阵。
1.拓展线下宣传“广度”。街道充分利用辖区内各类物理空间开展阵地宣传。在各社区服务大厅、主要路口、居民小区公告栏、沿街商铺LED显示屏等显要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超过200条。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人流密集的广场、公园、集市设立固定宣传咨询点15处,现场解答群众疑问。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发放宣传折页、政策明白纸等各类资料超过8000份。同时,利用社区广播“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每日定时循环播放医保政策录音,将政策声音传递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麻山微讯,。
2.挖掘入户宣传“深度”。针对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信息接收不畅的问题,街道坚持“靶向宣传、精准滴灌”。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组建了13个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入户宣传小组。宣传小组携带政策资料,深入居民家中,特别是针对往年未参保或中断参保的家庭,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政策讲解。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参保缴费的具体流程、医保报销的实际案例,并主动帮助有需要的老年人通过手机APP完成缴费操作。全年累计入户走访居民超过3500户次,宣传覆盖居民超过6000人次,有效打通了政策宣传的“最后一米”。
3.提升线上宣传“热度”。顺应信息化时代趋势,街道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影响力。通过“XX微讯”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图文并茂的医保政策解读、缴费指南和热点问答,累计发布相关信息30余篇,总阅读量超过2万人次。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微信群、网格群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优势,由网格员在群内转发政策链接、解答居民提问,形成了线上咨询、线下办理的良性互动,极大地提升了宣传效率和居民的参保体验。
(四)深化部门联动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