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耕民生福祉
(一)强化社会救助精准供给
(二)提升养老服务普惠水平
(三)聚焦儿童福利保障
(四)健全残疾人福利制度
二、深化基层治理创新
(一)提升城乡社会治理效能
(二)规范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三)完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体系
三、聚焦重点专项事务
(一)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管理
(二)规范殡葬管理服务
(三)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四)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四、强化队伍建设与风险防控
(一)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二)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三)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强化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五、正视短板弱项
(一)民政服务供给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二)社会组织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基层民政力量配备仍需加强
(四)智慧民政建设仍需深化
(五)风险防范化解的预见性和系统性有待提升
六、擘画下半年蓝图
(一)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兜底力度
(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三)优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
(四)加强民政队伍能力建设与作风改进
(五)深化智慧民政建设与风险防控
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民政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锚定主责主业,固本强基,守正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局上下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两大核心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各项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贡献了民政力量。
一、深耕民生福祉,筑牢社会保障坚实屏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首要任务,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一)强化社会救助精准供给。本局上半年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制度,构建精准识别、动态管理、高效服务的救助体系。一是优化低保特困申请审批流程。深入推行“线上+线下”同步办理模式,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审批时限,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能够限时办结救助申请。通过大数据比对、入户核查等方式,对低保、特困对象进行常态化动态管理,坚决杜绝“人情保”“错保”“漏保”现象。截至六月底,全县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供养特困人员×人,发放供养金×万元,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二是健全临时救助机制。针对因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启动临时救助程序。本局持续畅通求助渠道,推行“急难型”临时救助24小时内响应机制,建立“先行救助+事后补充”模式,有效缓解了受助对象燃眉之急。上半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人次,发放救助资金×万元,有效发挥了社会救助的托底作用。三是加强支出型贫困家庭风险监测。本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因病、因灾、因学等刚性支出较大且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支出型贫困家庭预警机制,通过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救助范围,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二)提升养老服务普惠水平。立足人口老龄化趋势,本局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一是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本局积极推动县域内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半年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个、农村幸福院×个,进一步完善了“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形成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二是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效能。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依法实施处罚对存在安全隐患、服务质量不达标的机构进行整改,确保老年人居住安全、生活安心。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引入专业化管理团队,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三是强化医养结合深度融合。积极协调卫健部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养老机构和社区延伸,实现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医疗服务。探索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三)聚焦儿童福利保障。本局始终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健全儿童福利保障体系,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一是做好困境儿童精准帮扶。严格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确保其基本生活无忧。上半年共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发放保障金×万元。组织开展“暖冬行动”“童心守护”等专项行动,为困境儿童提供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关爱服务。二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本局持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台账,动态掌握其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联合教育、妇联等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和安全教育活动,提升留守儿童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四)健全残疾人福利制度。本局与残联等部门协同配合,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一是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确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减轻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上半年共发放补贴×万元,惠及残疾人×人。二是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本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公共场所、社区、家庭等领域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残疾人出行便利度和生活舒适度。
二、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社会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本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一)提升城乡社会治理效能。本局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一是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指导社区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功能,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社区治理全过程,确保社区各项事务在党组织领导下有序开展。二是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广“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模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激发居民自治活力。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场社区议事协商活动,有效解决了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深化社区服务综合功能。推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整合政务服务、社会救助、养老托幼、文化体育等功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探索社区物业管理新模式,促进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协同联动,共同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二)规范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本局坚持“扶持与监管并重”原则,引导社会组织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优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简化登记程序,提高审批效率,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依法登记。上半年共登记成立各类社会组织×家,涵盖养老、助残、环保、教育等多个领域。二是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本局组织开展了对全县社会组织的年度检查和评估,依法实施处罚对不规范运行的社会组织进行约谈和整改。强化资金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三是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专业社会服务。上半年,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场次,服务群众×人次。
(三)完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体系。本局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专业支撑。一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和考前培训,鼓励更多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健全社工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深化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本局上半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养老、儿童、社区矫正等领域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个,为特殊群体提供专业心理疏导、行为矫治、能力提升等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本局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完善志愿服务注册管理平台,为志愿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对接和记录。开展“邻里守望”“爱心助老”等品牌志愿服务专项行动,让志愿服务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亮丽风景线。
三、聚焦重点专项事务,民政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本局围绕婚姻登记、殡葬管理、行政区划等专项事务,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一)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管理。本局始终将婚姻登记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窗口,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是推行“一站式”婚姻登记服务。优化登记流程,简化材料清单,实现“即来即办、一次办结”。推广婚姻登记预约服务,减少群众等候时间。二是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为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心理咨询、离婚冷静期辅导等服务,促进家庭和谐稳定。上半年,共成功调解婚姻家庭纠纷×起。三是开展文明婚俗倡导。本局积极倡导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风,反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
(二)规范殡葬管理服务。本局坚持绿色文明惠民理念,深化殡葬改革,推动殡葬事业健康发展。一是推行惠民殡葬政策。落实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或补贴政策,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上半年共减免殡葬费用×万元,惠及×户家庭。二是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和管理。推动公墓建设规划,规范公墓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公墓和违规销售墓地行为。加强殡仪馆和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确保服务场所安全、环境整洁、服务规范。三是倡导绿色文明生态安葬。本局积极推广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引导群众转变传统丧葬观念,形成文明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