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擎旗铸魂、筑牢根本
(一)深化理论武装
(二)严守纪律规矩
(三)强化政治统领
二、整饬四风、涵养正气
(一)紧盯突出问题
(二)力戒形式主义
(三)严惩官僚主义
(四)严控成本支出
(五)构建长效机制
三、利剑高悬、清瘴祛疾
(一)强化震慑遏制
(二)健全监督体系
(三)深化标本兼治
(四)突出教育引导
四、淬火砺剑、扛鼎担责
(一)压实主体责任
(二)强化专责监督
(三)健全问责体系
在2025年国有企业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本次会议是在各级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深入总结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绩经验,深刻剖析存在问题不足,精准研判当前面临形势,系统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不断将公司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一、擎旗铸魂、筑牢根本,持续强化政治引领与理论武装
进入新发展阶段,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核心在于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好下半年工作,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入手、从根本夯实。
(一)深化理论武装,稳固政治忠诚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持之以恒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一是将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重点研读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二是健全完善“第一议题”制度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贯彻执行,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具体方案和务实举措。三是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拓展学习深度广度,聚焦公司战略发展面临的堵点痛点,强化研讨式、调研式学习,提升运用党的立场观点方法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坚决防止学用脱节、知行不一。
(二)严守纪律规矩,恪守政治纪律生命线。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必须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一是深化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准确掌握“六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二是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查处和坚决纠正“七个有之”问题,严肃查处搞政治投机、做“两面人”、同党离心离德等问题,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害群之马,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集中领导权威。三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公司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强化政治统领,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必须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一是推动党建工作要求进公司章程、公司治理结构、决策程序、监督体系,进一步厘清党委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完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切实发挥到位。二是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新模式新载体,切实解决“两张皮”问题。三是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二、整饬四风、涵养正气,锲而不舍落实纪律规定精神
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生命。当前,不正之风潜滋暗长的风险依然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醒,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
(一)紧盯突出问题,靶向纠治享乐奢靡顽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面对隐形变异新动向,必须坚持露头就打、反复敲打。一是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严肃查处“不吃公款吃老板”、在隐蔽场所接受宴请、套取费用吃喝送礼等行为。二是严查“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借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等问题。三是坚决纠治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重点查处以电子红包、快递物流、代金券等方式“隔空送礼”行为。四是高度关注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严禁巧立名目、变通开支。
(二)力戒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必须持续发力为基层松绑减负。一是着力精简文件会议,严控发文数量、规格和篇幅,压缩会议数量、时长和规模,大力推行“多会合一”、“无会周”,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二是坚决纠治过度留痕、多头重复检查考核问题,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和方式方法,提升考评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三是推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深化治理,规范政务APP、微信群等的设置管理,避免强行推广打卡、积分排名、过度采集信息等加重负担。四是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杜绝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弄虚作假行为。
(三)严惩官僚主义,打通决策部署“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官僚主义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必须精准施治。一是坚决纠治政策制定执行中的“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注重调查研究,提升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二是严肃查处漠视侵害职工群众利益行为,重点整治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上推诿扯皮、冷硬横推、态度粗暴等问题。三是深入治理窗口单位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作风粗暴等问题,规范管理服务行为。四是畅通职工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渠道,及时回应关切,着力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
(四)严控成本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勤俭节约是企业的传家宝。必须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是严控非生产性经营支出预算,大幅压减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业务招待费等一般性支出,杜绝不必要的开支。二是强化资产使用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三是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单位)建设,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养成节约习惯,从随手关灯、双面打印等小事做起,坚决反对奢侈浪费。四是加大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