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对乡镇中学教师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工具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过程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媒介知识调查结果

1.理论性知识

2.实践性知识

  (二)媒介技能调查结果

1.利用媒介获取教学资源的技能

2.利用媒介进行课堂教学的技能

3.利用媒介进行教学研究的技能

  (三)媒介态度调查结果

  (四)乡镇中学教师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媒介知识方面

2.在媒介技能方面

3.在媒介态度方面

三、对策与建议

  (一)多渠道、多方式拓宽媒介知识面

  (二)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媒介技能

  (三)与时俱进

关于对乡镇中学教师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

中学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力军,为了使基础教育事业能够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中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必要手段。XXXX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强调教师应以“能力为重”。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媒体不断更新换代,中学校园也在逐步信息化。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媒介技术和资源的辅助下,逐步适应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并且除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外,还应逐步引导学生适应基于媒介的课堂教学,进而形成和谐的师生教学过程。

教师的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个人素养,也包括其职业本身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需要使用媒介,并解读从媒介中产生的信息。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XX属于教育欠发达地区,在乡镇尤为突出。为了深入了解X乡镇中学教师的媒介素养现状,特对X的乡镇中学教师媒介素养展开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提升教师媒介素养的策略。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问卷主要涉及了中学教师在媒介素养方面的内容,对问卷无法体现的部分,采用访谈法予以补充。初步问卷是在参考了相关文献并咨询同行专家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了保证其合理性,笔者先做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形成了正式问卷。

(二)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X的乡镇中学教师进行调查,且参与教师属于不同学科,以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此外,分别从三种不同层次的乡镇中学各选取了几位教师进行访谈,所选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且涵盖了不同的任教科目,具有代表性。

(三)调查过程

第一步: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问卷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基

于陈璐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的关于中学教师媒介素养的调查问卷,并咨询了有问卷编制经验的同行专家,且结合X乡镇中学的特点进行改编而得,访谈提纲是对调查问卷的补充。

第二步:问卷预调查和信效度检验。就近选择三所乡镇中学共发放X份问卷进行预调查,使用SPSSXX进行信效度检验,分析得到克隆巴赫系数为XXX,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佳,KMO值为XXX,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p值小于XX,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第三步:正式调查。基于预调查反馈结果修改问卷并形成正式问卷,分小组到X所辖X县市的乡镇中学(如X县的X中学、X县的X中学等)发放调查问卷。

第四步:分析调查数据。将所收回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并使用SPSSXXEXcel做结果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有效回收率XX%。调查对象的基本信下面分别从媒介知识、媒介技能和媒介态度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媒介知识调查结果

1.理论性知识

对媒介的理论性知识,主要从熟练操作媒体设备,了解基本媒介知识,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和创作、传播媒介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XX%的教师能熟练操作媒体设备和了解基本媒介知识,XX%的教师了解基本媒介知识,XX%的教师能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XX%的教师能创作、传播媒介。这说明X乡镇中学教师对媒介理论知识的了解人数比例不太高且比较片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实践性知识

对媒介的实践性知识,分别从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两个方面展开调查。由表X可知,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均对传统媒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完全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和视频展示平台的人数也较多,这说明X乡镇中学教师对传统媒介的应用掌握较好。对慕课、微课和线上教学平台,完全不了解的人数比例最大,即使对翻转课堂,虽然其比较了解的人数比例最大,但完全不了解的人数所占比例居第二位。尤其是对慕课,完全了解的人数不到X%,对其他三种实践模式,完全了解的人数比例也不高。说明X乡镇中学教师对新兴媒介知识缺乏充分的了解。

(二)媒介技能调查结果

对媒介技能,分别从利用媒介获取教学资源的技能、利用媒介进行课堂教学的技能和利用媒介进行教学研究的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1.利用媒介获取教学资源的技能

对利用媒介获取教学资源的技能情况,可以通过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反映。主要从四种途径进行调查,分别为: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借鉴同事现成的资料和其他途径。调查结果显示:XX%的教师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教学资源,XX%的教师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教学资源,XX%的教师借鉴同事现成的资料,XX%的教师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教学资源。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可以较独立地通过不同方式获得教学资源,但仍有少部分教师为了方便,直接借鉴别人的资料,别人的资料不一定与自己的教学思路完全一致,从某种程度上会对教学效果有负面影响。

2.利用媒介进行课堂教学的技能

对利用媒介进行课堂教学的技能,可以通过使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进行教学的情况反映。由表X可知:对多媒体计算机,参与调查的教师都可以进行操作,但熟练程度不一。大部分教师可以熟练操作多媒体计算机,只有少部分教师对操作多媒体计算机不熟练。对视频展示平台,可操作人的比例低于多媒体计算机,并且还有超过X%的人完全不会操作。这说明X乡镇中学教师对传统媒介教学的掌握情况较好,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技能要好于视频展示平台。对使用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进行教学,选择“不太符合”的人数比例最高;而对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完全不符合”的人数比例最高。因此,新兴媒介参与教学的程度比较低,这与教师对新兴媒介知识的掌握水平及作用认识有很大关系。

3.利用媒介进行教学研究的技能

对利用媒介进行教学研究的技能,可以从教师发表文章情况和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情况反映。调查结果显示:XX%的教师没有发表过任何学术论文,XX%的教师仅发表过XX篇论文,只有XX%的教师发表过X篇以上文章;XX%的教师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专题研究,XX%的教师偶尔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专题研究,XX%的教师从来不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专题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关于对乡镇中学教师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