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基本情况
二、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取得的成效
(一)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
(二)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高
(三)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攀高
(四)保护性耕作实现新跨越
(五)促进了农机农艺融合
(五)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勃蓬发展
(七)提高了农机部门的社会影响度
三、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机具售价偏高
(二)机具售后缺乏有效跟踪服务
(三)小型机具补贴手续繁杂
(四)实施“全价购机
(五)核实工作量大
(六)补贴机具监督管理存在困难
(七)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八)经销商的管理待加强
四、对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早落实
(二)加强补贴政策宣传力度
(三)优化手机APP服务功能
(四)因时制宜调整补贴方案
(五)进一步加大高耗能、效率低的老旧农机淘汰力度
(六)加大对大型农机具和政府推广农机具的补贴额度
(七)适当增加工作经费
(八)加强补贴机具的事后监管
(九)简化操作程序
(十)加强各项审核监督力度
某县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形成了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在持续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规定的重要扶持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支持推动了X县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我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基本情况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按照农业农村部和X省关于农机购置补贴的相关文件精神,X县实施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X县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明确了政策目标、补贴范围、补贴机具、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实施方式、监管方式、操作流程等多个内容,其中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为15个大类41个小类138个品目,补贴实施重点为:一是突出稳产保供机具供给,优先把粮食、生猪、牛、羊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列入补贴范围,应补尽补。二是突出农机科技自主创新应用支持,深化智能终端和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通过农机专项鉴定、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将农机创新产品尽快纳入补贴范围。三是突出绿色高效政策导向,加强推广节能环保型大型复式农机具,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产品所需农机具,逐步缩减技术相对落后机具品目的补贴额和补贴范围。四是突出监督服务效能提升,提高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的应用比例,推进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优化办理流程,利用大数据对违规行为进行排查和监控,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享受补贴政策福利提供了有效保障。
根据《X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X〔2023〕X号)文件,2023年拨付X县农机补贴总资金72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600万元分两批次下达:第一批3656万元,第二批944万元;省配套资金2600万元分三批次下达:第一批1122万元,第二批1330万元,第三批148万元。2023年X县共结算兑付农机补贴资金7200万元,优先兑付2022年超录补贴资金278.68万元,剩余可用资金为6921.32万元,全年共补贴各类机具7142台。2023年农机补贴资金6921.32万元,补贴机具7040台套,共分四批次发放:第一批共结算农机具1955台套,发放补贴额1485.361万元;第二批共结算农机具1851台套,发放补贴额2009.672万元;第三批共结算农机具1158台套,发放补贴额1299.285万元(其中包含1台报废机具补贴额为1万元);第四批共结算农机具2076台套,发放补贴额2127.002万元(其中包含2022系统结算的5台机具,补贴额为7.7万元)。
充分发挥了补贴政策对购机的引导带动作用,实现补贴政策的普惠共享。我县2023年补贴工作总体上操作规范,进度快、达到预期效果农户对政策实施的满意度较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县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截至2023年底,X县农机总投入1.40亿元,农机总动力237.19万千瓦,同比增加2.13万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227.54万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2.71万千瓦,电动机动力6.94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35.77亿元,净值18.65亿元。
全县拖拉机拥有量达8.82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58万台,比2022年增加380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7.03万部,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农机具8670部,比2022年增加800部;农机配套比1:3.07.小麦联合收割机达6950台,玉米收获机达2700台,秸秆还田机械6120台,秸秆打捆机械2490台,谷物烘干机械54台,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220架,旋耕机21545台,深松机械1166台,机引犁83420台,精量播种机械72140台,节水灌溉类机械23430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8205台90568千瓦;畜牧机械2344台13393千瓦,机动植保机械11801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21台。
全县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1.23万人,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1315个,农机服务组织110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94个,国家级农机合作社3个,省级农机合作社12个,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建成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14个。
全县完成机耕面积405万亩、机播408万亩、机收401万亩、机械植保615万亩次、机灌301万亩次。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以上,农机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
二、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取得的成效
(一)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农机结构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X县作为X省农机化强县,近几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基本上解决了“小、低、散”的问题,农机结构的改善有目共睹。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补贴了大量的秸秆与综合利用机械,有力地保障了X县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也大大地推动了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的推广。
(二)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高,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农机总量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由于补贴额度达到机具总额的30%左右,使农民对大中型、新型机具买的起,买起来划算,大马力、联合作业机械增长较快,农机配置结构进一步优优化,性能优越、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机具的迅速普及,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三)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攀高。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X县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管运贮存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模式,减少作业环节,缩短作业时间,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
(四)保护性耕作实现新跨越。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不仅减少作业环节、节约成本、增产增效,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X县农机部门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过程中,把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确定为补贴重点,大力推广普及,取得明显成效。经专家测产,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小麦亩产比常规播种增产25公斤左右,增产效果明显。
(五)促进了农机农艺融合。农机是农艺的载体,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引领大批先进适用、节能高效、大马力多功能复合型现代农机投入到农业生产,促进了农机农艺的融合。改变种植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粮食产量年年丰产丰收。主要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引导下,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得到快速发展。
(五)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勃蓬发展。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吸引了更多农民购买大型、新型农机具,造就了一批农机大户,X县农机部门因势利导,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整合农机资源,开展规模作业、合同订单作业、以及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播种“一条龙”作业,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他们所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加入到农机合作组织。当前,X县已建立农机合作社94个,拥有各类机具近4200余台套,年完成农机服务作业面积165万亩,可为农户创收近亿元。同时,积极引导农机中介组织、农机专业大户等各类服务组织迅速发展。目前,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的农机服务组织承担了全县60%以上的农业生产作业量,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动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提高了农机部门的社会影响度。X县作为农业大县,每年新增购机用机数量巨大,今年购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