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一)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二)创新监管模式
(三)源头管控成效彰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深层次挑战
(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仍存“温差”
(二)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存在难点
(三)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监管挑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与改进方向
(一)持续深化分级分类监管
(二)强化隐患整改闭环和督办问责
(三)加快“智慧应急”建设步伐
(四)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XX局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2024年1月至2025年10月,XX应急管理局始终将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系统性谋划、精准化施策与常态化监管,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辖区危化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本报告旨在对该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并规划未来。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报告期内,我局紧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并深化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监管体系。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行动,安全生产的基本盘得到持续巩固,监管效能与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获得了双重提升。最为关键的成效体现在,报告期内全旗未发生等级以上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成功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实现高位覆盖
始终保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是筑牢安全防线的前提。我局依据年度工作部署,制定了详尽的监督检查计划。例如,《XX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指出,计划对全旗43家涉及危险化学品的重点企业实施全覆盖式监督检查,要求每家企业至少检查2次,全年计划检查总量达86家次。截至2025年10月,此项计划已得到有力执行,确保了监管的广度与深度。
在具体执行层面,我局组织了多次专项检查与突击检查。例如,在2024年4月22日至26日的一周内,我局危化中队集中力量对辖区10家危化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安全检查。同时,为弥补自身专业力量的不足,我局积极引入“外脑”智慧。通过签订技术服务委托合同,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在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为全旗55家危化生产企业提供专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技术服务借助专家的技术优势,对企业进行“CT式”的全面体检,极大地提升了检查的专业性和精准度。
(二)创新监管模式,精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面对危化领域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传统监管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此,我局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监管新模式,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变。
一是实施“精准提示”,提前预警筑牢思想根基。针对季节性变化、节假日等特殊时段以及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的固有风险特点,我局第一时间通过信息平台向辖区内所有危化企业精准推送安全风险提示与核心管理要求。内容明确指出企业需紧盯储存、运输、特殊作业等关键环节,指导其细化内部安全部署、层层压实岗位责任,从源头上拧紧了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思想阀”。
二是推行“联动指导”,深入一线精准排查隐患。我局创新采用了“局内联动+专家协同”的深度检查模式。由局内业务科室骨干、执法大队精锐力量与驻局安全专家组成联合检查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企业生产车间、原料仓库、中控室及重大危险源等核心区域。检查内容既覆盖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应急物资的储备完好情况,也检视关键岗位人员的值班值守安排、风险辨识与防控预案的实际掌握程度。对于现场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检查组当场向企业负责人进行反馈,并明确提出整改标准与时限,确保问题查得准、改得快。
三是强化“动态巡查”,科技赋能实现全时监督。充分依托应急指挥中心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企业的在线监测系统等数字化手段,我局建立了常态化的线上巡查机制。监管人员每日对全旗危化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关键工艺参数、特殊作业现场以及重要岗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进行“云端”实时巡查。针对线上巡查发现的如“监测点位命名不规范、视频监控画面模糊不清、数据上传异常”等问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系统通知企业,要求其立即整改,并对整改进度进行全程跟踪,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实现了“发现即整改、改必改到位”的动态闭环管理。
四是压实“驻企监管”,贴身服务推动责任落地。为强化对高风险企业的监管,我局进一步压实了驻企综合监管人员的职责。明确要求驻企人员必须增加现场巡查检查的频次和深度,将监管焦点聚集在企业隐患排查整改的闭环落实、动火等临时作业的安全管控以及应急处置准备等关键内容上。驻企人员严格执行“每日一跟进、每日一记录”制度,通过“贴身式”的监督与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分解、落细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名员工。
(三)源头管控成效彰显,安全事故实现“零发生”
通过上述一系列系统性、前瞻性的工作,我局在危化领域的安全风险管控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个报告期内,辖区内未接到任何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实现了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的目标。这一成果的取得,并非偶然。它得益于我局对风险的主动识别与提前干预,例如在2024年10月,我局组织完成了对1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深度安全评估工作,仅此一项就排查出各类问题隐患772项并立即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将大量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我局高度重视应急准备工作,制定并不断完善了《XX旗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预警分级、应急响应流程与处置措施,并组建了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做到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一系列主动防控措施共同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有力保障了辖区危化领域的安全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深层次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安全生产的更高标准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局在危化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部分顽固性问题亟待破解。
(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仍存“温差”,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尽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依然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安全投入、管理意愿和实际执行效果参差不齐。最直接的体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