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
二、聚焦主线
三、加强领导
在XX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实践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实践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民族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相关会议精神,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刚才,会议表彰了一批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同志们和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佳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勇争先,共同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认识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成功巩固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这一金字招牌,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的良好局面。
一是共同繁荣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发展的成果,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最直观的标尺。回顾“十四五”时期,我市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公开讲话”,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及整合各类资金超过数十亿元,规划实施了涵盖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近千个。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相继建成,曾经制约区域发展的交通瓶颈被打破,通村畅乡的公路网络不断织密,超过1000公里的通村公路、产业路和连户路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壮大特色种植养殖、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拓宽了各族群众的增收渠道。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了全体市民,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是交往交融的社会环境更为融洽。我市始终把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优化城乡布局,合理引导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积极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鼓励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跨区域就业创业的少数民族群众已达数千人规模,形成了良好的劳务协作格局。全市各级党政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超过3000对,在走访互动中传递了党的关怀,解决了实际困难。覆盖城乡的“红石榴家园”“民族团结大院”等基层阵地蓬勃发展,各类联谊活动、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常态化开展,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
三是共有共享的文化根脉更为深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固本之举。我市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和弘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投资近千万元建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自开放以来已接待各界参观者超过10万人次。在中心城区和主要交通干道打造的民族团结主题街道和文化长廊,成为展示我市形象的亮丽名片。“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深入人心,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融入日常,有效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尖锐,影响民族团结的风险挑战依然存在。一些基层单位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方式方法还不够创新,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全市上下必须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这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二、聚焦主线,精准发力,全面推动新时代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纲举则目张。全市所有工作都要向这条主线聚焦,各项任务都要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有形、有感、有效为标准,抓好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着力在“塑魂”上下功夫,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特别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入脑入心。一要深化理论武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系统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宣传、党校等部门要牵头组织专题研究和解读,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和通俗读物。二要创新宣传载体。宣传部门要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矩阵。要善于运用短视频、微动漫、在线直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好我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故事。文旅、城建等部门要继续推进“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如“红石榴”主题公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有形化载体让共同体意识可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