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牢记初心使命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二)突出抓好政治监督
(三)深化拓展“以案促改”
二、坚守人民立场
(四)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五)集中治理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
(六)精准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
三、深化体制改革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
(八)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
(九)促进纪法贯通、衔接司法
四、聚焦监督职责
(十)推动日常监督提质增效
(十一)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
(十二)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作风关、廉洁关
五、坚持破立并举
(十三)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十四)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十五)弘扬求真务实优良作风
六、擦亮巡察利剑
(十六)深化政治巡察
(十七)完善巡察监督格局
(十八)加强巡察规范化建设
七、一体推进“三不”
(十九)稳住惩治高压态势
(二十)强化震慑警醒效应
(二十一)提高审查调查质效
八、回应时代要求
(二十二)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二十三)提升工作质量效果
(二十四)严格自身监督制约
县2024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二十大,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纪委七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部署安排,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助县委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彻底肃清X流毒影响,深入开展X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深入实施发展战略,大力开展“产业项目攻坚年”“基层治理创新年”行动提供坚强保障。
一、牢记初心使命,把“两个维护”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政治任务,健全常态化理论学习制度,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常抓不懈,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觉悟,主动及时向市纪委和县委请示报告,自觉接受市纪委和县委的领导。
(二)突出抓好政治监督。加强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情况,执行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情况,加强贯彻新发展理念、决战脱贫攻坚、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融入经济圈、落实发展战略等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一切阻碍国家制度贯彻执行、影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错误行为。坚持审查调查首先从政治纪律查起,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人和事,决不让违背党中央精神、损害党中央权威的问题在X有任何市场。
(三)深化拓展“以案促改”。结合彻底肃清X流毒影响和蒲波案“三项教育”“三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坚决执行、督促落实X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方案》和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检视问题《整改方案》,深入整治领导干部违规组织参与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活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推动相关部门落实党政机关招商引资接待等制度,确保问题逐一整改到位。
二、坚守人民立场,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坚持问题导向,盘点梳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问责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纠正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等“疲劳综合症”。开展新一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紧盯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拨付使用、帮扶责任落实等重点领域,从严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行为。
(五)集中治理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聚焦食品安全、教育医疗、生态环保、行政审批等领域,加强对全县各乡镇和部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督促主责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拓展“一卡通”管理问题和涉农保险保费补贴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加快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阳光审批”平台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用好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力量,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监督,加强对“一肩挑”后村党支部书记的监督,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公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六)精准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逐案筛查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紧盯关键环节,深入研判,循线深挖,确保“保护伞”不漏网。严格落实“双专班”“两必问”等制度机制,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措施,严打“保护伞”“关系网”。聚焦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服务娱乐、金融借贷等行业领域,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厘清责任边界、出台行业政策、做实监管职责,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
三、深化体制改革,将改革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协助党委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态,提出工作建议,促进“两个责任”贯通联动。推动县级部门机关纪检组织建设,推动部门党组织履好主体责任。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县纪委监委对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监察室)的领导,完善乡镇纪委(监察室)“两为主一报告”、派驻机构“三为主一报告”工作机制,推行县纪委监委分管领导、联系纪检监察室对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监察室)现场调研、精准指导工作机制。坚持严字当头、权责统一,实施规范问责、精准问责,界定不同问责情形的问责主体,督促各类问责主体齐抓共管;及时纠正问责泛化、问责不当,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责。
(八)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巩固拓展派驻纪检监察组“一查二述三谈四会”工作法,运用调研督导、联系指导、研判分析、组织调整等方式,促进派驻监督提质增效。推进县管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探索对县属学校、县属医院等单位有效监督的具体措施。推动审批管理、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等领域的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针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实际,健全完善乡镇纪委工作规程、履职监督、业务考核等制度,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发挥监督作用。
(九)促进纪法贯通、衔接司法。进一步理顺内部体制机制,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填补制度空白、管理漏洞,健全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强化与公安、检察、审判等机关在案件管辖、移送起诉、证据审查、党纪政务处分等方面的协调衔接。对接落实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制度。
四、聚焦监督职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常态监督
(十)推动日常监督提质增效。以聚焦“关键少数”带动监督全覆盖,探索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效举措。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在第一种形态上持续用力,加大谈话函询中谈话比重。对以谈话函询方式处置的“两委委员”“一把手”以及在重要岗位上还可能被提拔重用干部的问题线索一律抽查核实。对接建好检举举报平台。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强化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融合、协调协同。
(十一)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紧盯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推动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