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在XX区文体旅产业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文体旅产业提升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分析我区文体旅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总结成绩,正视问题,并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刚才,区文体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工作组办公室、区发改局、XX镇、XX镇、XX街道以及XX公司、XX集团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既讲了工作成效,也谈了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听了很受启发。总的来看,大家对这项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思考是深入的,措施也是比较务实的。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客观认识当前文体旅产业发展态势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文体旅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区上下围绕这一目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自文体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产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正在加速释放,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首先,产业规模实现了新跨越,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904.8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20.9%。这些数据不仅是冰冷的数字,背后更是我区文体旅市场吸引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从2023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消费76亿元,到2024年双双实现超过20%的高速增长,这个增幅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尤为难能可贵。这充分说明,我区文体旅产业的基础是扎实的,发展的韧性是充足的,未来的前景是广阔的。更为可喜的是,我区还成功获评“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和“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明显城区”,这些荣誉的取得,文体旅产业功不可没,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其次,项目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发展支撑更加坚实。产业发展,项目为王。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重点文体旅项目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以“XX岛、XX村”双核驱动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品字三洲“XX鼓浪屿”疍家文化乐园、XX农耕文化乐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正在成为吸引游客的“引爆点”。XX岛民俗文化项目顺利竣工,为我们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了绝佳载体;XX岛游艇码头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主体结构将于年底完成,届时将极大提升我区水上旅游的品质和档次。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正不断夯实我区文体旅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为我们未来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再次,产业融合催生了新业态,发展内涵日益丰富。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推动文体旅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文化溯源、生态康养、乡村农旅、研学旅游等多点开花。XX镇的“金桂富万家”模式,将庭院经济与乡村旅游巧妙结合,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XX岛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成为周边城市游客周末休闲的热门“打卡地”。我们还积极探索“体育+旅游”,谋划建设国家国民水上休闲运动中心,这些都有效拓展了产业边界,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品质文旅需求相比,我区文体旅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短板和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转变还不够快。在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过去。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需求导向的转变还不到位,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动工作,对市场规律、游客心理的研究不深不透,导致部分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从侧重项目建设向强化运营管理的转变还不到位,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一些项目建成后,运营能力跟不上,后续乏力,没有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资源推介向主动引流的转变还不到位,宣传营销方式比较传统,还停留在“有什么就推什么”的阶段,缺乏精准引流、主动营销的意识和能力,对新媒体、新渠道的运用不够充分。
二是项目推进效率还不够高。虽然我们上了一批项目,但“项目落地慢、建设进度缓、投产见效迟”的问题在部分项目上依然存在。有的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扎实,导致后续推进中问题不断;有的项目要素保障跟不上,资金、土地等瓶颈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有的项目建成后运营团队能力不足,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导致项目“有看头没玩头”“有人气没财气”,无法形成持续的吸引力。比如,我们的一些民俗文化项目,文化挖掘深度不够,体验性、互动性不强,游客多是走马观花,难以形成二次消费。
三是产业融合层次还不够深。目前,我们的文体旅融合还主要停留在“物理相加”的初级阶段,离“化学反应”还有很大距离。比如夜间经济,除了零散的夜市,我们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标志性的夜游项目。比如赛事活动,我们虽然也举办了一些活动,但规模小、影响力弱,没有形成“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的轰动效应。再比如民俗文化体验,我们对疍家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的挖掘和转化还不够系统,产品形式单一,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完整的消费闭环。
四是工作推进合力还不够强。文体旅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各镇街、各企业协同作战。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区文体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工作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政策衔接不顺畅,没有真正形成“一盘棋”思想。一些镇街和企业主体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势必会制约我区文体旅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奋力开创文体旅产业发展新局面
同志们,当前文体旅产业正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巨大。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区文体旅产业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大提升。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理念革新,在转变发展思路上实现新突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全区上下必须彻底摒弃陈旧观念,牢固树立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的“三种理念”。一要牢固树立“市场为王”的理念。必须把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建立常态化的市场调研机制,精准把握XX湾区等核心客源市场的消费习惯和偏好,用市场逻辑来谋划项目、开发产品、组织营销。发改、文旅、商务等部门要牵头,运用大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