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一)深刻认识督察的政治性
(二)深刻认识督察的人民性
(三)深刻认识督察的严肃性
二、坚决强化问题导向
(一)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1.狠抓突出问题整治
2.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3.强化系统治理
(二)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
1.打好蓝天保卫战
2.打好碧水保卫战
3.打好净土保卫战
(三)聚焦生态保护修复
1.实施“泰山沂蒙山生态屏障”巩固工程
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3.推进海洋生态治理
(一)压实责任链条
1.组织领导到位
2.整改落实到位
3.服务保障到位
4.宣传引导到位
(二)健全长效机制
1.与主题教育相结合
2.与能力提升相结合
3.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三)强化监督问责
1.树牢实干导向
2.树牢严管导向
3.树牢法治导向
在中央第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XX省进驻动员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XX平组长、XX副组长,中央第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中央第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式进驻XX开展督察工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XX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次全面“政治体检”,是对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精准“把脉问诊”。在此,我代表XX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督察组各位领导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刚才,鄂竟平组长、郭芳副组长的讲话,政治站位高、工作要求严、问题导向明,为我们做好配合督察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我讲某点意见。
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以最高站位接受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硬招实招。此次督察组进驻XX,既是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检验,更是对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现实考验。
(一)深刻认识督察的政治性,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XX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黄河流域唯一的河海交汇区,生态地位特殊,责任尤为重大。近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走在前、开新局”殷殷嘱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22%,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76.5%,万元GDP能耗下降14.3%,但对照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仍存在不少短板。比如,结构性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区域生态修复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仍需加力。全省上下必须把接受督察作为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接受督察、全力配合督察。
(二)深刻认识督察的人民性,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待越来越高,2024年我省接到的环保信访举报中,涉及异味噪声、黑臭水体、扬尘污染的占比达65%。此次督察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和信箱,就是要让群众的“呼声”变成整改的“哨声”。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督察组转办的群众信访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整改,用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三)深刻认识督察的严肃性,严守纪律规矩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长牙齿”的硬措施。2021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58项问题,目前仍有2项需持续整改。这次督察期间,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严守政治纪律,决不允许搞“一刀切”敷衍应付,决不允许弄虚作假、隐瞒问题,决不允许干扰阻碍督察工作。对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省委将严肃追责问责。
二、坚决强化问题导向,以最实举措抓好整改提升
此次督察既是对过去工作的“回头看”,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促提升”。全省上下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在重大国家战略落实上见真章
XX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必须扛起“龙头责任”。当前要重点抓好某件事:
1.狠抓突出问题整治。对黄河某角洲湿地退化、东平湖总磷超标、沿黄“两高”项目管控不力等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2025年底前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5000亩,东平湖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2.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聚焦钢铁、化工、电解铝等传统产业,实施“一企一策”节能降碳改造,年内淘汰落后产能炼钢350万吨、焦化150万吨;推动济南、青岛、烟台某大都市圈建设“无废城市”,打造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3.强化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和滩区产业振兴,6月底前完成黄河某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