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压紧压实责任
三、严明纪律规矩
四、锤炼过硬作风
五、坚持严管厚爱
2025年党委书记在廉政约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廉政约谈会,既是对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全面从严治党部署的严格落实,也是对大家一次必要的提醒、警醒和督促。之所以把大家集中到一起,是为了进一步释放从严从紧的鲜明信号,重申纪律规矩的刚性要求,促使各位同志始终保持警醒自觉、严守廉洁底线。领导干部的任何疏忽,都不是“小事私事”,而是政治问题、责任问题。希望大家以今天的约谈为新的起点,把纪律刻在心里、把规矩挺在前面,在各自岗位上守住底线、不踩红线、远离高压线,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维护好党委的形象和事业发展的大局。接下来,我从政治忠诚、履责担当、依纪用权、作风建设等方面,与大家作一次严肃的提醒和深入的交流。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对党忠诚守纪”上走在前列
对党忠诚,是领导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严守纪律,是每一名同志必须时刻坚守的行为准绳。政治上的坚定,必须体现在纪律上的严格。凡是政治立场不稳、政治意识不强,最终都要从纪律松懈中显形;凡是纪律执行变形走样,深层根源也必然是政治判断、政治领悟、政治执行不到位。
当前,一些违纪违法案件反复警示我们:问题往往不是从“大事”开始,而是从政治敏感性下降、政治规矩意识淡化开始;不是从“公开违纪”开始,而是从请示不及时、程序不规范、执行不坚决等“小问题”开始。领导干部如果重大决策部署上搞选择、打折扣,如果在原则和纪法规矩面前讨价还价、心存侥幸,就是对党不忠诚,就是政治问题。
各位同志必须把“看问题的政治眼光”树起来,把“遵规守纪的政治自觉”立起来。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作为第一遵循,把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作为第一纪律,把严守政治规矩作为第一要求。所有涉及方向性、政策性、全局性的事项,必须严格按制度办、按程序走、按纪律来,不得规避、不许变通。
每位领导干部都是“关键岗位上的关键少数”,权力越集中、岗位越重要,就越要保持政治清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把忠诚刻在心里,把规矩挺在前面,把纪律贯穿始终,做到任何时候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压紧压实责任,在“管党治党履责”上担当在前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党委,关键在责任。越是担任领导职务,越要把“管党治党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政治要求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主体责任不是“挂名责任”“形式责任”,而是必须要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首要职责”和“核心职责”。
现实中,一些问题值得高度警惕:有的把抓业务当主业、抓党建当附带;有的强调分管不分管,把自己视为“业务干部”,对分管领域的作风和纪律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习惯部署多、检查少、要求多、落实少,形成“文件落地不落心、责任挂账不落地”的现象。这些都是履职不实的表现,都是干部队伍中必须坚决纠治的软肋。
各位同志必须把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贯通起来作为硬任务、硬要求。要做到“亲自抓、抓具体、抓深入”,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与业务工作同等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上。分管什么领域,就要管好该领域的作风、纪律和风险点;带什么队伍,就要盯住什么人的言行、苗头和倾向,把纪律要求落到每个岗位、每个流程、每个环节。
执行责任不能停留在“开会部署”“口头交代”,必须形成闭环链条。凡是交办的任务,要跟踪问效;凡是发现的风险,要及时处置;凡是查出的问题,要严肃整改;凡是屡犯不改的,要坚决问责。不能做“老好人”,不能搞“和稀泥”,不能把责任推给制度、流程或下属。担当是政治品质,敢管敢严才是对同志真正的负责。
党委将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政治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抓党建、抓廉洁的成效作为评价干部的关键指标,对责任压不下去、问题治不上来、形象树不起来的,将严格按规定进行问责,坚决避免责任“层层下沉、干部心安理得”的反常现象。
只有把主体责任真正担起来、扛到位、抓到底,才能管住关键层、稳住关键岗、守住关键事,真正形成管党治党的严密责任链条和严实工作格局。
三、严明纪律规矩,在“依纪依法用权”上从严从紧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推动事业发展,用不好就会带来风险隐患。领导干部一旦在用权上出现偏差,往往不是业务能力问题,而是纪律规矩意识不牢、制度程序不严的问题。严明纪律规矩,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行为置于监督的视野,把决策贯彻在纪律的框架之内。
当前,腐败案件反复表明,风险最集中的领域往往就是工程建设、招标采购、资金管理、人事用工等权力密集环节,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口子”、日常管理的“小细节”,往往最容易成为问题的突破点。有的在程序上搞简化、在流程上想变通、在用权上凭习惯;有的在人情面前讲私心、在利益面前讲关系、在监督面前讲理由;有的把制度当“可选项”,把审批当“签名动作”,把规范当“参考意见”。这些行为,都是没有把纪律当成不可触碰的红线,没有把规矩当成必须遵守的边界。
每位同志必须把“权力来自党、来自组织”记在心里,把“规范用权、依法用权、秉公用权”落实在行动中。所有重大事项必须坚持集体研究、按规程推进,不能个人说了算;所有审批行为必须做到程序完备、依据充分,不能凭经验拍板;所有资源配置必须坚持公开透明、受控受审,不能与监督脱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