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
(一)要筑牢“压舱石”
(二)要校准“风向标”
(三)要树立“新标杆”
二、聚焦问题、精准画像
(一)要深查“政治底色”是否纯正
(二)要细究“履职效能”是否达标
(三)要审视“群众立场”是否牢固
(四)要严判“纪律底线”是否坚守
三、动真碰硬、狠抓整改
(一)要立行立改
(二)要建章立制
(三)要强化监督
四、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一)要与筑牢水安全保障体系相结合
(二)要与践行水利为民初心使命相结合
(三)要与提升水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
党组书记、局长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水务系统“五治五提”干部作风问题大整顿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动真碰硬的决心,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作风大整顿工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刚才,会议传达了全区有关会议精神,并对本次作风整顿作了具体安排。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深刻把握“五治五提”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犹如水利工程的基石,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当前,我们正处在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人民群众对水安全、水保障、水环境的新期待,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开展“五治五提”作风大整顿,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水务系统干部队伍现状的清醒认识,基于对当前形势任务的深刻把握,是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这要求我们决不能有“旁观者”的心态,更不能有“习以为常”的麻木,必须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作风建设这份时代考卷。
(一)要筑牢“压舱石”,深刻领会其政治战略性。“五治五提”是新形势下推动干部队伍自我革命、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其首要属性就是政治性。水利工作事关发展大局、民生根本,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我们的每一项决策、每一次执法、每一个工程,都体现着党的执政理念,都连着民心向背。如果干部作风不过硬,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甚至出现不讲政治、不讲规矩的现象,那就不仅仅是工作问题,更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这次作风整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把握“五治五提”对涵养良好政治生态、激发干事创业动力的重要意义,确保水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这就好比治水,必须首先把握水的习性,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工程再宏大也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作风建设的规律就是必须常抓不懈,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
(二)要校准“风向标”,清醒认识其现实紧迫性。近年来,全区水务系统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责任感、事业心不断增强,真抓实干、服务群众的作风初见成效,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正在形成。但毋庸讳言,对照“五治”要求,一些顽瘴痼疾在少数单位、个别干部身上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比如,有的执行不力、作风漂浮,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研究、没思路,遇到问题推诿扯皮,搞“击鼓传花”;有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尚未根除;有的纪律松弛、行为失范,上班时间脱岗溜号、玩游戏、办私事,影响恶劣;有的甚至把关不严、违规操作,在工程建设等领域留下隐患。这些问题就像堤坝中的蚁穴,看似不大,但任其发展,就会侵蚀我们队伍的战斗力,损害水务部门的形象,最终危及水利事业发展的根基。开展“五治五提”整顿,就是要直击这些痛点、堵点,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祛病强身,这已是刻不容缓。
(三)要树立“新标杆”,充分理解其发展引领性。作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发展、服务人民。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老家*县·宜美*”,水是生态之基,水利是发展之要。我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能否成为放心工程、廉洁工程,关系到防汛抗旱的指令能否高效畅通,关系到每家每户的饮水安全能否保障。这次作风整顿,强调要注重统筹结合,推动中心工作,其深意就在于要以作风的大转变,促效能的大提升,带动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我们要通过整顿,使“负责、献身、求是”的水利行业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用在推动发展上,把精力投到为民服务中,以过硬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建设“宜美*”贡献水务力量。这好比疏通河道,既要清除淤积的泥沙(解决作风问题),也要加固堤防(建立制度),最终是为了让河水(事业发展)顺畅奔流,惠泽两岸。
二、聚焦问题、精准画像,深入开展全方位的“自我体检”与根源剖析
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次作风整顿,决不能搞“雨过地皮湿”,必须发扬“手术刀”精神,敢于刀刃向内,开展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自我体检”,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把画像画准。我们要坚决摒弃“老好人”思想,克服“怕得罪人”的心态,更不能用成绩掩盖问题,必须正视差距、直面不足。每个单位、每个科室、每位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五治”所列的问题表现,进行一场彻底的大排查、大起底。
(一)要深查“政治底色”是否纯正,解决规矩意识不强的问题。讲政治、守规矩是对党员干部的首要要求。要重点查找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差距,着力整改“不讲政治、不讲规矩、不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问题。具体到我们水务系统,就是要看是否存在对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执行不力,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是否存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不清、立场摇摆的情况;是否存在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报告的不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是否存在在贯彻执行上级部署时,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搞变通的“中梗阻”现象。这些问题的本质是政治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好比修建水库,坝基如果不牢固,再好的设计也无法抵御洪水冲击。政治规矩就是我们干部履职的“坝基”,必须夯实打牢。
(二)要细究“履职效能”是否达标,解决担当作为不力的问题。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要重点查找在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差距,着力整改“不思进取、担当作为不力”、“作风飘浮,说的多、做的少,工作不落实”等问题。在我们水务领域,这集中体现在:面对防汛抗旱的重大考验,是否存在准备不足、应对失当的风险;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是否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管理不规范、质量监管不到位、进度严重滞后的问题;深化水利改革,是否存在畏难情绪重、创新意识弱、攻坚克难勇气不足的情况;服务乡村振兴、保障供水安全,是否存在思路不清、措施不硬、效果不显的困境;处理水事纠纷、解决群众涉水诉求,是否存在推诿塞责、久拖不决的现象。还有那种“船到桥头、暮气沉沉”、“躺平摆烂、甘于平庸”的精神状态,更是与水利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格格不入。这就像巡查堤防,不能满足于“大概齐”,必须一寸一寸地检查,发现管涌、散浸等隐患立即处置,否则小疏忽可能酿成大灾难。
(三)要审视“群众立场”是否牢固,解决服务宗旨不彰的问题。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人民。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要重点查找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方面存在的差距,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好、办事效率不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突出问题。要看我们的干部是否真正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时,是否做到了认真细致、负责到位;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事项时,是否做到了热情耐心、及时高效;在落实各项水利惠民政策时,是否做到了公开公平、不折不扣;在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时,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还是真正沉下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坚决杜绝那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的官僚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