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旗定向
(一)要深学细悟
(二)要对标对表
(三)要融入大局
二、深耕厚植
(一)要聚焦价值引领
(二)要聚焦为民惠民
(三)要聚焦文明实践
(四)要聚焦文化浸润
三、协同联动
(一)要压实责任链
(二)要健全机制网
(三)要营造好氛围
四、砥砺前行
(一)要保持清醒
(二)要锐意创新
(三)要追求卓越
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暨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重要指示精神,表彰了先进典型,观看了道德模范事迹片,听取了部分单位的交流发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开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举旗定向,把稳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
精神文明建设是塑魂工程,关乎发展方向,关乎城市品质,关乎人民福祉。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行。
(一)要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要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举措、检验工作的标准。要在全区持续兴起学习热潮,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要对标对表,明确战略方位。文明城市创建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强大引擎。要清醒认识到,全国文明城区是一块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跳出*看*,将自身发展置于全市乃至全国的大局中去考量、去定位。要深刻理解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这一转变的深刻内涵,它意味着工作重心从阶段性攻坚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从注重硬件改善向软硬件协同提升转变,从追求指标达标向涵养城市气质转变。要主动对标中央文明办提出的“一模范、四高、四力”的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目标要求,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谋划和推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在全市乃至全国文明创建格局中展现*担当、贡献*智慧。
(三)要融入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并非孤立存在,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要自觉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与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部署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使精神文明的“软实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要坚决防止“两张皮”现象,让文明创建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能力的过程,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深耕厚植,描绘精神文明建设的“工笔画”
精神文明建设贵在精准,重在实效。不能满足于大水漫灌,必须像绣花一样精细,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养实现整体提升。
(一)要聚焦价值引领,塑造城市之魂。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所在。要持续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法治建设、社会管理和日常生活,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大力选树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温暖人、引导人。要持续擦亮“感动*”人物评选等品牌活动,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等阵地,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蔚然成风。要特别重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尤其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要聚焦为民惠民,夯实创建之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宗旨。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提升、背街小巷整治、交通秩序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等民生关切。要学习借鉴“行走城管”、“路长制”等精细化管理经验,下足“绣花”功夫管理城市,通过“微改造”、“微提升”,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用好“我爱泉城”这类智慧平台,鼓励市民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反映问题、监督创建,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聚焦文明实践,拓展辐射之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重要阵地。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和高效运行。要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资源,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要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完善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激励回馈机制,打造一批像“泉城义警”、“市民巡访团”这样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更多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让“红马甲”成为*街头巷尾最温暖的风景。
(四)要聚焦文化浸润,彰显城市之韵。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是文明建设的深厚底蕴。要深入挖掘*的历史文化、三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