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二)学前教育
(三)特殊教育
(四)义务教育
(五)高中教育
(六)职业教育
(七)民办教育
(八)全面发展
(九)教育科研
(十)教育改革
(十一)项目建设
(十二)队伍建设
(十三)依法治校
(十四)学校安全
(十五)教育督导
(十六)教育扶贫
教育工作总结
(一)概述。xx县教育局机关总编制21名,其中行政编制19名,工勤编制2名。xxxx年,局机关在编人员16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5人(班子成员7人,一般工作人员8人)、工勤编制人员1人,空缺行政编制4名、工勤编制1名。设办公室、教育工委办公室、政策法规股、教育股、人事股、计划财务股、学校安全与后勤管理股、社会力量办学管理股、审计监督股、教育督导室、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基本项目建设办公室12个内设机构,xx县教师培训中心、xx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xx县教育考试中心、xx县电化教育馆(xx县教学仪器站)、新教育实验推进发展中心5个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党委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建工作,教育工会负责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125个,有在校学生47011人,教职工4344人(含民办教育机构教职工680人)。其中,公办学校(园)70所,含普通高中2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独立公办幼儿园13所,单设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36所;民办教育机构共有55所,含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民办幼儿园36所,民办教育辅导机构18所。
(二)学前教育。全县在园幼儿总计7807人,非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54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7353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94.2%。扎实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性问题的专项治理,“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印发《xx县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旺教发〔xxxx〕169号),初步建立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三)特殊教育。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254人,入学率98.12%。全面贯彻落实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全年残疾儿童入学安置43人,安置率100%。落实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建立xx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示范点,每月一次送教上门服务,全县开展送教上门500余次;全面启动以xx县特殊教育学校现有资源为依托,建立县、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硬件配置基本完成,拟定《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方案》报县委、县人民政府,待审核。
(四)义务教育。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县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或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持续做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指标监测,彻底消除大班额;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方案,规划2025年完成创建工作;完成东河小学创建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创建工作。
(五)高中教育。全面完成高考综合条件保障改革年度目标各项任务,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全年,引进和招聘高中紧缺学科教师38人,培训教师1300余人次,各校开展线上线下教师教材、综合素质评估、学生生涯规划等相关培训1100人次。xxxx年高考全县参考2535人,本科上线1596人、上线率62.9%,一本上线284人、上线率11.2%。本科上线率较2018年增长13.06%,本科上线率实现4年连续正增长;一本、本科目标完成率全市领跑,连续4年共计6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xxxx学年度,xx中学获市公办省级示范高中质量考核二等奖;东城中学获市级示范高中质量考核一等奖。xx县教育局连续4年获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考核第一名。全面启动xx中学创省一级示范高中、东城中学创省二级示范高中工作。
(六)职业教育。xxxx年中职学生本科上线16人,较上年增加6人;中职学校招生1304人,其中xx职业中学1260人,广元工程技工学校44人;普高控制线下县内生源1475人,就读市内中职学校1445人,就读率98%;xx职业中学分别与成都皇城老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和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xxxx年中职学生就业人数176人,就业率100%。xxxx年5月,xx县职业中学成功获准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三星级)名校名专业名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投资近5亿元的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七)民办教育。建立完善审批、督导、评估、年审等制度,切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全面调减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位;全面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推进“营转非”工作,全县有校外培训机构19所,其中学科类2所、非学科类17所。严格查处违规培训行为,开展检查50余次,下达检查意见书23份,查处关停违法托管、培训机构5家。召开各类工作会培训会10余次,全面推行“黑白名单”管理,持续推进校培机构预收费全流程监管。建立审核专家组,对全县19所机构的教材教辅资料开展全面审核,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
(八)全面发展。出台《xxxx年德育工作要点》《xx县中小学德育序列活动指南(指导)(xxxx年修订版)》《xx县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考核评分细则(xxxx年修订版)》等相关文件,将德育工作“五项”内容和“六项”育人方式相结合,狠抓德育队伍和阵地建设,召开德育论坛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东河小学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称号;xx县佰章小学校把劳动课搬到田间地头,被认定为“四川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伍姝红副校长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东城中学刘玉婷、东河小学校王兴燕等获省教育厅思政课精品课一等奖;东河小学加快国家级文明校园创建,佰章小学加快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防范邪教、思政教育等活动,500余名学生、100余名教师在相关活动中分获各级奖励;xxxx年,xx县教育局被评为全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59所中小学均配备专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室),配备率100%。开展近视防控月宣传教育活动,为所有中小学生均进行了检测视力,近视率48.03%,较上年下降0.51个百分点。在广元市第二届“翰文书店杯”象棋比赛中,xx中学获中学组第一名,实验小学获小学组第一名,xx在全市中小学组前八名中各占四席。在广元市“剑门关杯”校园球类运动会中,佰章小学获女子足球甲组第一名、女子足球乙组第二名;东河小学获男篮第二名;实验小学获混合排球第三名;张华小学获初中男子排球第一名;七一中学获初中男子篮球第二名、初中男子足球第四名;白水中学获女子足球第二名;xx中学获高中女子篮球第二名、初中女子篮球第三名;东城中学获高中男子篮球第三名、高中女子排球第四名;职业中学获中职女子篮球第三名。在省、市书画传习大赛中,实验小学学生何子坤获中国书法小学组省三等奖、全市一等奖,博骏公学学生何雨彤获中国画初中组省三等奖、市二等奖,博骏公学教师陈彦佰获中国书法教学案例省二等奖、市一等奖。
(九)教育科研。整合区域师资力量,促进校际间的联系,开展“区域联盟整体发展”教研活动,成立10个小学联盟、5个初中联盟、1个高中联盟,全年开展区域联盟教研活动30余次,覆盖面100%。全县在研市级以上课题29个,其中省级课题9个、市级课题20个。组织开展xxxx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教师全员参与,以赛促提升,299名教师获奖,44名教师就课堂教学作交流;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暨“基础教育精品课”线上评选活动,累计收到作品1649件,其中“精品课”作品254件、“课堂实录”作品1395件;遴选出“精品课”作品30件,“课堂实录”作品536件,其中小学组333件,中学组203件。
(十)教育改革。加强中小学手机、作业、睡眠等“五项管理”,落实《广元市教育局关于“五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