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查工作基本情况
二、对照重点整治任务的自查情况分析
(一)在坚定政治方向
(二)在党风引领行风
(三)在弘扬崇高精神
(四)在爱岗敬业钻研
(五)在坚持作风正派
(六)在坚守诚信原则
(七)在保护患者隐私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与工作方向
(一)深化思想教育
(二)压实主体责任
(三)完善制度体系
(四)优化服务体验
(五)弘扬廉洁文化
一、在坚定政治方向
1.个别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系统
2.运用理论指导临床服务和科室管理的结合度不高
3.少数职工对网络敏感信息和医疗行业负面舆情的政治鉴别力不足
二、在党风引领行风
1.部分科室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
2.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日常监督提醒不够及时、有力
3.监督手段较为传统
4.执纪问责力度在处理某些轻微违规问题时偏软
三、在弘扬崇高精神
1.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系统性不强
2.对医德高尚人员的正向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3.部分年轻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有待进一步培养
四、在爱岗敬业钻研
1.少数医务人员存在职业倦怠
2.在病情告知、方案选择等环节
3.对前沿医疗技术可能引发的复杂伦理问题的预判和应对准备不足
五、在坚持作风正派
1.门诊高峰期
2.少数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时方式简单、解释专业化
3.医疗纠纷预防机制不健全
六、在坚守诚信原则
1.面对以学术赞助等形式出现的隐性商业贿赂
2.对医药代表的院内行为管理存在漏洞
3.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偶有发生
4.收受“红包”、回扣等问题转为隐蔽化
七、在保护患者隐私
1.部分医务人员保密意识不强
2.教学查房、病历流转等环节的隐私保护措施不够细致
3.对后勤、安保等第三方外包服务人员的保密管理和监督存在短板
XX市第X人民医院关于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工作的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在医疗卫生系统内开展医德医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与要求,我院党委高度重视,于2025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深入、全面的自查自纠工作。本次自查旨在正视问题、剖析根源、明确方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净化医疗环境,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就医满意度。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基本情况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医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导检查。
本次自查工作严格对照上级文件明确的“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以及《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等核心要求,通过科室自查、部门核查、院级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院共计48个临床、医技及行政后勤科室提交了自查报告。院级层面通过明察暗访、病历抽查、问卷调查、患者座谈会、廉政档案审阅等多种形式,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度排查,力求问题查找到位、原因分析透彻、整改措施具体。
二、对照重点整治任务的自查情况分析
(一)在坚定政治方向,爱国遵纪守法方面
本院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建引领医德医风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院党委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等形式,组织全院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深化法治教育。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开展《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上半年累计组织线上线下培训6场次,覆盖18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执业能力。三是严守政治纪律。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个别职工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存在“业务为主、政治为辅”的错误观念,学习的主动性、系统性不强。二是在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室发展、优化患者服务的具体实践方面,结合不够紧密,存在一定的“两张皮”现象。三是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政治鉴别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网络上涉及医疗行业的负面舆情,部分职工缺乏清醒认识和正确引导能力。
(二)在党风引领行风,落实监管责任方面
院党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以严明的党风持续涵养清朗的行风。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压实主体责任。院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医德医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将医德医风考评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绩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直接挂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强化监督执纪。院纪委聚焦药品耗材采购、基建工程、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上半年,针对重点岗位人员开展廉政谈话30余人次,对人员招聘、职称评审等30余项重大事项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过程公开透明。三是落实“一岗双责”。要求科室负责人不仅是业务带头人,更是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将行风建设要求融入日常管理,做到业务工作与行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部分科室负责人的“一岗双责”意识仍需强化,存在重业务、轻行风的倾向,对科室内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约谈不够及时、不够有力。二是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尚需加大,对于一些情节轻微的违规行为,有时存在“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情况,未能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三是监督方式有待创新,目前仍以传统检查、查阅资料为主,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精准监督的能力不足。
(三)在弘扬崇高精神,彰显责任担当方面
医院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引导全院职工践行社会责任。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选树先进典型。通过开展“医德医风优秀科室”“优秀医师”“最美护士”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在日常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上半年,共表彰先进个人25名、先进集体5个,并通过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事迹展播,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是践行公益服务。积极组织医疗专家团队深入XX区县、乡镇开展义诊巡诊活动,上半年累计服务群众超过3000人次,减免相关费用约5万元。三是强化使命担当。在各类突发事件医疗应急保障任务中,全院职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有待加强,未能形成持续、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未能得到最充分发挥。二是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对于长期坚守奉献、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精神奖励多于物质奖励,正向激励的有效性有待提升。三是部分年轻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不强,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刻。
(四)在爱岗敬业钻研,恪守伦理规范方面
医院始终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严守医学伦理规范作为发展的基石。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鼓励技术创新。设立院内科研基金,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一年来,获批市级科研立项4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8篇。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的业务学习制度,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组织开展全院范围的技能比武和病例讨论,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三是严守伦理底线。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所有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合规性,切实保障受试者权益。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个别医务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安于现状,对钻研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知识结构更新缓慢。二是在临床诊疗中,少数医生对病情告知、替代医疗方案说明等环节做得不够充分,未能完全体现对患者自主选择权的尊重。三是在涉及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前沿科学研究中,对可能出现的复杂伦理问题的预判和应对能力有待加强。
(五)在坚持作风正派,共建和谐关系方面
医院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医护关系,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优化服务流程。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诊间结算、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措施,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投诉受理等综合服务。二是加强沟通培训。将医患沟通技巧作为全员必修课,定期组织情景模拟演练,提升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三是畅通投诉渠道。公开投诉电话、设置意见箱,并由专人负责处理患者的投诉与建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综合满意度为95.8%,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在门诊高峰期,部分窗口服务人员、导诊人员仍存在服务态度生硬、言语不耐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