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思想铸魂
(二)抓组织强基
(三)抓产业增效
(四)抓治理提效
(五)抓文旅融合
二、存在的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乡党委书记在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乡党委、政府以及全乡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基层党建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这次调研,既是对我乡党建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我们基层干部的一次有力鞭策。近年来,XX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我乡下辖XX个行政村,总户数约8100户,户籍人口约3.2万人,全乡共有基层党组织31个,党员总数625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将从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三个方面,对我乡的基层党建工作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深刻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为此,乡党委聚焦关键环节,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形成“抓什么、实现什么突破”的攻坚态势,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XX乡发展的强大动能。
(一)抓思想铸魂,在筑牢信仰根基上实现新突破
乡党委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视为队伍建设的“总开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是创新学习载体,筑牢理论高地。为破解传统学习模式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我们在全乡推广“一线课堂”模式,将理论学习阵地从会议室延伸到田间地头、项目一线。例如,在XX村的特色养殖小区建立了“党员学习教育实践站”,让党员在产业发展的第一线学习农业技术、交流政策心得,实现了“田间学技能、场所练本领”的沉浸式培养。二是丰富教育形式,补足精神之钙。组织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分批次赴XX红色教育基地、XX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阵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覆盖到每一名党员。三是坚持学用结合,转化学习成果。针对部分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开设“指尖微课堂”和“流动党小组”,定期推送学习资料,保障外出党员学习“不缺位、不断线”。同时,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学习思考,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人每年至少领办1-2件民生实事,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近两年来,全乡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20余次,专题研讨45次,党员干部思想根基愈发坚实。
(二)抓组织强基,在激活先锋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建强组织、管好党员,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核心。乡党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力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党建全覆盖。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思路我们不仅在行政村健全党组织,更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等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功能型党支部5个,有效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二是深化党员联户,织密服务网络。全面推行“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每名党员联系5-10户群众,做到民情在一线掌握、服务在一线开展。XX村党支部在党员联户中,为病重村民义务收割玉米、为残疾家庭购置轮椅、为独居老人修缮水管,这些看似微小却暖心的举动,正是党员先锋模作用的生动体现。据统计,近五年来,全乡党员累计提供上门办证、物资代购等便民服务超过3500次。三是组建先锋队伍,应对急难险重。构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三位一体的服务队伍体系,在防汛抗旱、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冬季,他们是清扫村组道路积雪的突击队;汛期,他们是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的巡逻员。近五年,全乡累计开展助农、敬老、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2500余次,党员的先锋形象在群众心中愈发闪亮。
(三)抓产业增效,在壮大集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乡党委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着力破解产业单一、集体穷、群众富不起来的难题。一是盘活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立足我乡传统养殖业优势,由党支部牵头,引导各村优化养殖结构,推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品牌销售”的“四统一”模式,有效破解了村民分散养殖的技术瓶颈与市场风险。以XX村为例,通过模式创新,其生猪、肉牛年出栏量稳步提升,近五年累计实现养殖产值超过500万元,为全乡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同时,利用养殖产业产生的有机肥资源,鼓励各村开垦有机蔬菜田,构建“养殖—有机肥—种植—销售”的绿色循环产业链。二是党建引领,探索多元发展路径。为改变村集体经济“空壳化”局面,我们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XX村党支部领办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带动26户村民以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17万元,发展肉猪、肉牛养殖及为XX机场提供配套飞行服务产业,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的“双增收”。该合作社已连续四年举办“成效共享大会”,分红总额逐年递增,真正让群众看到了跟着党组织干的甜头。截至2025年10月,全乡XX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超过10万元的村达到XX个。三是创新机制,实现成果共享。借鉴先进经验,我们在部分村试点打造“幸福积分农场”“积分牧场”,组织村民参与蔬菜种植、牲畜照料等集体劳动,以劳动换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蔬菜、牛羊肉等生活物资。这一做法不仅壮大了集体产业,更激发了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内生动力,累计分发蔬菜超万斤、牛羊肉300余斤,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四)抓治理提效,在夯实善治根基上实现新突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