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深化宣传教育
(三)开展专项巡查
(四)工作成效显著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温差
(二)设施管理存在短板
(三)长效机制尚不健全
(四)宣传方式较为单一
三、下步打算
(一)持续深化宣传教育
(二)全面优化设施配置
(三)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四)强化多方协同联动
社区2025年第三季度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提升辖区人居环境品质,根据上级部门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统一部署,**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于2025年第三季度集中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引导与专项治理行动。本次工作旨在巩固前期成果,解决突出问题,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季度,**社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宣传为基础,以巡查为抓手,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工作体系
社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将其列为年度重点任务。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任组长,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物业负责人及党员代表为成员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了“社区主导、物业协同、居民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制定了《**社区2025年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宣传、巡查、考评等各个环节的具体任务与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为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深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为从根本上提升居民与商户的垃圾分类意识,社区在本季度组织了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开展集中宣传。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宣传小队,深入沿街各商铺,逐一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耐心讲解《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特别就餐饮商户产生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进行了重点说明和指导。在居民小区内,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张贴海报、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强调其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本次集中行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品5000余份,走访沿街商户120余家,覆盖辖区全部8个居民小区,累计提供现场答疑300余次。二是创新宣传载体。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业主群等线上平台,定期推送垃圾分类知识、政策解读和先进典型,发布图文并茂的“分类指南”,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组织专题培训。针对物业管理人员、督导员及志愿者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指导能力和问题处理水平,确保宣传引导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宣传,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提升至95%以上,参与分类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三)开展专项巡查,精准规范投放行为
在加强宣传的同时,社区将监督检查作为规范投放行为的关键环节。组织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对辖区内的42个垃圾投放点位进行了拉网式专项巡查。巡查内容涵盖垃圾桶的完好程度、标识清晰度、周边卫生状况、垃圾投放准确率以及清运及时性等多个方面。巡查人员对发现的混投、满溢、脏污、设施破损等问题,现场拍照记录,建立问题台账,并立即联系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清理和整改。本次巡查共发现各类问题86个,其中垃圾混投问题35个,垃圾桶满溢问题18个,设施脏污问题21个,其他问题12个。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督促责任人现场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整改时限,并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问题84个,整改完成率达97.7%,垃圾点位干净整洁、功能完好的面貌得到有效维持。
(四)工作成效显著,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通过本季度的集中攻坚,**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居民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大部分居民能够自觉按照“四分类”标准进行投放,混投现象大幅减少。二是辖区环境卫生明显提升。垃圾投放点位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扭转,蚊蝇滋生、异味扩散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社区整体环境更加整洁、优美。三是共治共享氛围日益浓厚。商户与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充当宣传员和监督员,“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一)思想认识存在温差,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固化
部分居民,尤其是一些老年居民和租户,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存在“嫌麻烦”、“图省事”的心理,分类投放的自觉性、持续性有待加强。在非投放时间,零星散落的垃圾包现象时有发生,说明部分居民的分类意识和行为习惯尚未完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少数商户对厨余垃圾分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分类准确率有待进

